齿疏方咄柳,牙落遽惊韩。
犹讶年初龀,翻疑颊未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齿落》,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到晚年牙齿脱落的自然现象,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首句“五十行将四”,点明人物年龄,即将步入五旬,暗示岁月不饶人。接着“浮生已向残”一句,表达了对短暂生命的感慨,仿佛人生的旅程已经接近尾声。
“齿疏方咄柳,牙落遽惊韩。”这两句运用比喻,将牙齿脱落比作柳树的稀疏和韩愈的牙齿突然掉落,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过程,同时流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惊讶与无奈。
“犹讶年初龀,翻疑颊未丹。”这里通过对比,将牙齿脱落与儿童初长出乳牙进行对比,既表现出对年少时美好记忆的怀念,也反映了对自身老去的困惑与不解。
最后,“定知从此去,梨栗怯堆盘。”预示着从今以后,面对水果时可能会因为牙齿问题而感到犹豫或畏惧,进一步强调了衰老带来的不便与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牙齿脱落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衰老、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