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清凉境,奚事警跸呼。
庭柏翠而静,山花妍且都。
爱民延禧本,慈训申懿模。
背指(bèi zhǐ)的意思:指责、谴责、批评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超度(chāo dù)的意思:指通过善行、智慧等方式,帮助他人解脱苦难,使其得到救赎。
慈训(cí xùn)的意思:慈悲善良的教诲。
慈悲(cí bēi)的意思:指心地仁慈,有同情心,对人对事都有宽容、关怀之情。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梵僧(fàn sēng)的意思:指修行虔诚、慈悲善良的僧人。
敢不(gǎn bù)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肯定和赞同。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警跸(jǐng bì)的意思:警戒、警示。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路衢(lù qú)的意思:指街道或道路的两旁。
南巡(nán xún)的意思:指古代帝王或高官巡视南方地区。
铙鼓(náo gǔ)的意思:指喧闹、热闹的场合或局面。
散步(sàn bù)的意思:指在户外或公共场所悠闲地行走,以放松身心或锻炼身体。
三无(sān wú)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事物没有规模、没有实力、没有经验。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宿所(sù suǒ)的意思:住宿的地方;宿舍
万寿(wàn shòu)的意思:万寿意为长寿,寓意祝福对方长命百岁。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无耳(wú ěr)的意思:没有耳朵,形容对外界的声音不闻不问。
遐龄(xiá líng)的意思:指年龄非常高,已经远远超过寿命所限制的人。
霪潦(yín liáo)的意思:形容雨水连绵不断,不停地下。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第三次西巡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以及皇帝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
首句“西巡第三度,山川了不殊”,点明了皇帝的行程,虽多次巡视,但山川依旧,体现了自然的永恒与不变。接着,“计里宿所悉,底须问路衢”表达了皇帝对道路的熟悉,无需询问,彰显了他对行程的熟稔与自信。
“长城背指岭,台怀面循途”描绘了皇帝行进中的壮观景色,长城蜿蜒于山岭之间,而目的地台怀则在前方等待。这种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庄严的目的地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此是清凉境,奚事警跸呼”一句,诗人将台怀比作清凉之地,表达了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对世俗喧嚣的厌倦。接下来,“梵僧迎我来,铙鼓杂螺竽”描绘了迎接皇帝的场景,僧侣们以音乐和舞蹈表达敬意,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无耳亦无声,试参谁为娱”则引人深思,似乎在探讨艺术与感知的关系,提出即使没有耳朵也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引出对艺术本质的思考。随后,“虚殿礼古佛,招提散步纡”描述了皇帝在寺庙中的虔诚礼拜与漫步,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厚信仰。
“不悟慈悲源,安知超度区”表达了对慈悲与救赎的理解,强调了内心的觉醒与超越。接下来的景物描写,“庭柏翠而静,山花妍且都”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将以祝遐龄,即是万寿图”表达了对皇帝长寿的祝愿,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可用罢南巡,况因霪潦濡”则反映了皇帝对南巡的审慎考虑,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关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智慧,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宗教、艺术以及民生的深刻理解与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儒官少公事,閒坐如家居。
闭户听风雨,重读架上书。
岂无借书瓻,小酌勿用沽。
岂无苜蓿盘,园丁送嘉蔬。
溪童把钓竿,时得径寸鱼。
采薇拾橡栗,视此已有馀。
怀哉天地恩,不弃无用儒。
舍此将何之,狂士多迷途。
终不如归田,一蓑溪上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