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村农(cūn nóng)的意思:指农村中的农民,也表示平凡、朴实的人。
耕夫(gēng fū)的意思:指农民,特指从事耕种工作的农夫。
画作(huà zuò)的意思:用简单的一笔或几笔勾勒出形象的关键点,使整个画作更加生动、有趣。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年稔(nián rěn)的意思:指庄稼长势好,丰收的年景。也比喻工作顺利,成果丰硕。
农务(nóng wù)的意思:指农田的耕种和农作物的管理。
稔岁(rěn suì)的意思:稔岁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农作物丰收、年景好的意思。
秧针(yāng zhēn)的意思:指善于观察、分辨事物的眼力。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 注释
- 莎:蓑,草衣。
“莎”“蓑”音同借用。
惭愧:感幸之辞,犹说“侥悻”。
馌:往田里送饭。
稔岁:丰年。
- 翻译
- 农民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田间紧张地忙碌着,这正是家家户户农忙的时节。千畦的绿水中,细嫩的秧苗长得出奇的整齐,真是难得。
斜风细雨,连日不晴,小麦将黄熟时天又转冷。男人们都去田裡抢收抢种,妇女们送饭来到田头。水田、秧田、麦田,男人、女人冒雨插秧、收麦,以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丰收在望的图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农民在春季面临的劳作繁忙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诗人以“莎衫筠笠”开篇,指的是农民身着蓑衣,头戴竹笠,这是古代农夫常见的打扮,显示了农事的紧迫与劳动者的辛勤。
接着,“正是村村农务急”说明了春季农忙的紧要情况。这一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工作的重要性。随后的“绿水千畦”,则描绘了一片翠绿的水田,显示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惭愧秧针出得齐”这句话透露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切和自责之情。秧针即是稻苗,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稻谷成长不均的担忧,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风斜雨细”写出了春日里微妙的气候变化,而“麦欲黄时寒又至”则是对农事更深层次的描绘。麦子即将成熟时,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能带来不小的影响。
最后,“馌妇耕夫”一句,表现了农家男女共同劳作的情景,而“画作今年稔岁图”,则是诗人将这一切都融入到对当年丰收情景的描绘中,既包含了对自然力的敬畏,也蕴含着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婺源程氏得寓亭
今醉翁遨古醉乡,斯亭有路到羲皇。
九流人品杯中物,万卷家书膝上郎。
山意相迎随步好,花阴独立满身香。
临风诗思谁能画,想见津津喜色黄。
三贤堂移入西湖新书院
湖边莫怪旧祠荒,士女何曾炷瓣香。
赖是人心犹未泯,深衣迎奉入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