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日同诸友登南台二绝·其一》
《十一日同诸友登南台二绝·其一》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万里秋风我曹俯观阛阓总尘劳

跻攀不藉登山屐,身世从知本自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不藉(bù jiè)的意思:不依赖、不借助外力

尘劳(chén láo)的意思:指世俗的劳苦和繁琐的事务。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俯观(fǔ guān)的意思:从上方向下方看,也指从高处向下看。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山屐(shān jī)的意思:指山区人民穿的木底草鞋。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我曹(wǒ cáo)的意思:表示惊讶、气愤、不满或无奈的情绪。

自高(zì gāo)的意思: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登山屐(dēng shān jī)的意思:登山屐是指用来登山的鞋子。引申为准备好的工具或条件。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秋风:秋季的风。
约:邀请。
我曹:我们这些人。
阛阓:指街市、市场。
尘劳:世俗的劳碌。
跻攀:攀登,这里比喻人生追求。
不藉:不需借助。
登山屐:登山鞋,象征艰难的旅程。
身世:自身和世事。
本自高:本来就是高尚的。
翻译
秋天的风吹过万里,仿佛在邀请我们一同前行
俯瞰街头巷尾,尽是人们的忙碌与辛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十一日同诸友登南台二绝(其一)》。诗中,诗人以“万里秋风约我曹”起笔,描绘出一幅辽阔的秋日景象,仿佛大自然主动邀请他与朋友们一同登高。接下来,“俯观阛阓总尘劳”一句,通过俯瞰繁华的市井,表达了对世俗生活中人们忙碌劳碌的感叹。

“跻攀不藉登山屐”一句,诗人强调无需借助登山鞋之类的工具,暗示他们志在登高,而非物质的辅助,更显其精神上的超脱。最后,“身世从知本自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格和心境的自信,认为自己的身份和境界原本就高于常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淡然,以及对自己高尚人格的自我肯定,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骨和情怀。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登北高峰

秋风吹鬓影,凉意足登山。

人立晴林杪,猿啼霜雾间。

好山多佛占,浮世只僧閒。

我亦耽奇者,禅扉日叩关。

(0)

念奴娇·其三九日作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熢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

一座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

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0)

灵隐

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

一路看不足,衣沾松上露。

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

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

(0)

因笔记贼入空室颂

平生一片痴,妄意室中物。

自言富可待,到了贫彻骨。

一宵入人家,百宝认髣髴。

拣得真金身,明处是泥佛。

(0)

游松山溪塘晴日荡漾

红染花梢未是真,一川晴绿最关人。

谁知属玉双飞处,占断西湖几许春。

(0)

归去好

归去岂不好,平田带浅林。

春猿鸣雪涧,晴日上云岑。

世久无鸣犊,时当学展禽。

吾生今老矣,梁父岂能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