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柱 国 寺 唐 /王 建 皇 帝 施 钱 修 此 院 ,半 居 天 上 半 人 间 。丹 梯 暗 出 三 重 阁 ,古 像 斜 开 一 面 山 。松 柏 自 穿 空 地 少 ,川 原 不 税 小 僧 闲 。行 香 天 使 长 相 续 ,早 起 离 城 日 午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人(bàn rén)的意思: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不够熟悉或了解。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穿空(chuān kōng)的意思:指箭矢、光线等快速穿过空气或虚空的动作。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皇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一代人中最杰出、最受尊崇的人物。
空地(kòng dì)的意思:指没有被占据或利用的土地或空间。
离城(lí chéng)的意思:离开城市或繁华地区,远离尘嚣。
起离(qǐ lí)的意思:起离指开始和离别,表示事物的开始和结束。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三重(sān chóng)的意思:指事物重复出现三次或层次分明,表示程度深厚、重要性高或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使长(shǐ cháng)的意思:促使事物发展壮大,使之变长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天使(tiān shǐ)的意思:指善良纯洁、行为高尚的人。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相续(xiāng xù)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接续。
小僧(xiǎo sēng)的意思:小僧是指年幼的和尚,也用来形容年轻人或者称呼自己。
行香(xíng xiāng)的意思:指行走时香气四溢,形容德行高尚,美好的品质散发出来。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早起(zǎo qǐ)的意思:早上早点起床
- 翻译
- 皇上出资修建这座寺,它座落于似天似人间。
红色楼梯悄悄延伸至三层楼阁,古老佛像旁斜映着山的一面。
松树柏树自然穿透稀疏的空地,河流平原无需税收让小和尚清闲。
进香的使者络绎不绝,清晨离城直到午后才返。
- 注释
- 皇帝:指古代中国的君主。
施钱:捐赠金钱。
此院:这座寺庙。
天上:形容位置高或神圣,如同在天界。
人间:指世俗世界。
丹梯:红色的楼梯,常指寺庙中的华丽阶梯。
暗出:悄悄延伸。
三重阁:三层的楼阁。
古像:古老的佛像或神像。
一面山:形容山景如同画卷展开在一旁。
松柏:松树和柏树,常象征坚韧和长寿。
自穿:自然生长穿透。
空地少:表示树木茂密,空地不多。
川原:河流与平原。
不税:不需要交税。
小僧:年轻的和尚。
闲:清闲、悠闲。
行香:进香,宗教仪式中持香礼拜。
天使:这里可能指的是朝廷派遣的使者。
长相续: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早起:清晨出发。
离城:离开城市。
日午还:直到中午才返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寺院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开篇"皇帝施钱修此院,半居天上半人间"两句,表明这座寺院得到了皇家的资助,其位置选在接近天空之地,显得庄严而超凡脱俗。
接着"丹梯暗出三重阁,古像斜开一面山"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寺院的建筑特点。丹梯,即朱红色的楼梯,从深处延伸而出,通往高耸的三层殿阁;古像指的是佛像或其他雕刻,这些古老的艺术品似乎与山体融为一体,显示出自然与人文建筑的和谐共生。
"松柏自穿空地少,川原不税小僧闲"两句,描绘了寺院周围的自然环境。松柏自行生长于稀疏的地面,而川流平原也不需要收取田税,因为这里的小和尚们过着一种安宁而悠闲的生活。
最后"行香天使长相续,早起离城日午还"两句,则表现了寺院中宗教仪式的盛况。行香是佛教的一种礼仪,天使在这里代指执事僧人,他们不停地进行着这种宗教活动;而小和尚们则在清晨离开城市,在太阳当空时返回,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佛寺建筑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僧人们日常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既神圣又宁静的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题毫州武津关
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
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
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
行藏好向故人传。
椽笔舞蛮笺。
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
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
他日武津关下,春风骄马金鞭。
满江红 襄阳寄顺天友人
奔驿南来,拥貔貅、且*江右。
良自愧、劣才微渺,圣恩洪厚。
万里长江今我有,百年坚壁非他守。
看虎牙、飞上万山头,诛群丑。
风雨梦,夜静戟门严鼓角,月明莲幕闲诗酒。
怕故人、相忆问归期,平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