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真无涉,逢人辄解颐。
所赖惟多病,投艰或可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闲适的窗前独自静坐,享受着禅定之暇之余吟咏诗歌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与世事无涉的超然态度,遇见人时则以笑颜相迎,展现出一种随和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幽栖”,意指隐居于幽静之地,这里用来形容僧人的生活,强调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得性"二字,意味着在这样的生活中,僧人找到了自己的本性,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辛苦勉从师”一句,既体现了僧人修行过程中的努力与坚持,也暗示了他对于佛法的追求和对师长教诲的尊重。通过“所赖惟多病,投艰或可迟”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身体状况与生活态度联系起来,表明即使在身体多病的情况下,也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甚至在艰难时刻,也能选择推迟行动,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内心世界,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邃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