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连年(lián nián)的意思:连续多年
寥寂(liáo jì)的意思:形容非常冷清、寂静。
露底(lòu dǐ)的意思:指事情暴露真相或真相被揭示。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望月(wàng yuè)的意思:指对月亮的向往和思念,也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喁喁(yóng yóng)的意思:低声细语,小声议论
- 翻译
- 多年以来期待今晚的月色,此地的游历仿佛有所感悟。
人们与岁月一同沉醉,江水随着芦苇渐行渐远。
城西隐约传来歌声,鸟巢中低声细语的鸟儿。
似乎是为了打破寂静,谈论诗歌,不再有秋天的思念飘向清冷的捣衣声。
- 注释
- 连年:多年。
望月:期待月色。
今宵:今晚。
兹地:此地。
兹游:游历。
沧桑:岁月。
同一醉:一同沉醉。
江随:江水跟随。
凫苇:芦苇。
歌声:隐约的歌声。
城西:城的西边。
巢语:鸟巢中的低语。
喁喁:低声细语。
谈诗:谈论诗歌。
寥寂:寂静。
秋思:秋天的思念。
清砧:清冷的捣衣声。
- 鉴赏
在这首诗中,黄节借助中秋之夜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怀。"连年望月今宵意"一句,透露了诗人对于每逢佳节便不禁思念过往时光的情感。"兹地兹游略可寻"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现实环境的一种接受和适应。
接下来的两句"人与沧桑同一醉,江随凫苇日相深",通过将个人生命历程比喻为酒中的沧桑,以及江水随着浮萍逐渐加深的意象,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个人的微小。这里的“人与沧桑同一醉”更是借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将个人与时光共饮于无尽岁月之中。
"歌声隐隐城西路,巢语喁喁露底禽"两句,则描绘出了诗人夜晚听到的歌声和鸟鸣,这些声音在城市的西边小路上传来,或是在清晨露水之下的林间回响,为诗中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生机。
最后,"似为谈诗接寥寂,更无秋思到清砧"一句,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受和古代文人谈论诗歌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及内心的寂寞。同时,"更无秋思到清砧"则是说到了秋天的深处,即便是有所思索,也不至于达到古代文人如杜甫那般深沉的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个人命运以及文学创作的情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