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十四》
《重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十四》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归来惘惘对遗灰,奚必私营土一抔。

盍亦焚骸南运去,孤山同壅瞰湖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焚骸(fén hái)的意思:焚烧尸体,比喻为国家、民族等殚精竭虑,为了某一目的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私营(sī yíng)的意思:指由个人或家庭所有、经营的商业或工业企业。

惘惘(wǎng wǎng)的意思:形容心情迷茫、不知所措。

鉴赏

这首诗是吴妍因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的《重游西湖杂写十四首》中的第十四首。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深深眷恋与思考。

首句“归来惘惘对遗灰”,诗人归家后,面对已逝之物,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哀思。这里的“遗灰”可能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往日的美好或是已故的亲友,流露出一种对过去难以割舍的情感。

次句“奚必私营土一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死后安葬之地的淡泊态度。他质疑为何一定要为自己争取一块小小的墓地,似乎在暗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拥有或死后的一席之地,而在于精神的永恒与自然的融合。

后两句“盍亦焚骸南运去,孤山同壅瞰湖梅。”诗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将骸骨焚烧后,将其南运至西湖边,与孤山一同成为湖畔的景致,俯瞰湖中梅花。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也蕴含了对生命的独特见解——生命最终应与自然和谐共存,而非追求物质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及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西湖美景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山中忆故友

自从学舍厄戈矛,畴昔文盟一霎休。

不见新诗来饭颗,似闻哀诔满瓜丘。

未寒梦绕梅边驿,才暮心悬雪里舟。

愿入东都名节党,如今尚有几人不。

(0)

怀诸葛武侯

诸葛风流举世希,纶巾羽扇凯歌归。

将军倘遂明农愿,依旧隆中一布衣。

(0)

书怀

旷怀何所成,惋愤雄心生。

力学厉粹精,中和见性情。

道脉接周程,张朱撷其英。

剥复辨分明,乾建卜元亨。

孝弟切躬行,恻隐非沽名。

义重利维轻,防意乃如城。

圣贤即莫京,黾勉无将迎。

守谦而持盈,长此质穆清。

(0)

文笔峰

凭谁竖羲画,插破古天荒。

云锦毫端彩,星芒笔底光。

颖临千嶂俯,翰洒八埏香。

对此心缘正,依稀首欲昂。

(0)

次韵苏侍郎平村暮归

中台多暇独仪曹,退食归来路不遥。

扶老未须苍玉杖,行春聊过赤阑桥。

挥毫风雨倾三峡,听履星辰接九霄。

愧我白头方倚席,敢将巴曲和仙韶。

(0)

采芝曲赠永嘉林道士

碧峰矗起三十六,老芝千年琢红玉。

帝遣仙人下采芝,迷花失石憺忘归。

忘归几载无消息,蟠桃积核高数尺。

何日青牛驾尔还,肯念金华牧羊客。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