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九》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九》全文
宋 / 释咸杰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石室行者蹈碓忘却移步,玄沙讨鱼卖峭蹈翻钓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钓船(diào chuán)的意思:比喻故意引诱,设下圈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东土(dōng tǔ)的意思:东土意为东方的土地,泛指中国。

二祖(èr zǔ)的意思:指祖先的第二代,也可以指某个领域或行业的第二代人才。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西天(xī ti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遥远的地方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移步(yí bù)的意思:移动脚步,改变位置或态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以禅宗故事为题材,通过两个典故来表达禅意。首句“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暗指禅宗初祖达摩并未渡海到中国,而是二祖慧可顿悟佛法,无需远行求法。接下来两句“石室行者蹈碓忘却移步,玄沙讨鱼卖峭蹈翻钓船”,描述了两位禅师的修行生活:石室中的行者专注于舂米,忘记移动脚步,象征心无旁骛;玄沙禅师在讨鱼时,连钓鱼的动作都显得自然流畅,寓意修行者的动作如鱼得水,心境空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展现了禅宗修行中对“无我”和“当下”的追求,强调禅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领悟佛法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咸杰
朝代:宋

释咸杰(一一一八~一一八六),号密庵,俗姓郑,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出家后遍参知识。初谒应庵,蒙印可。后分座说法于吴门万寿、四明天童。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出世衢州乌巨山乾明禅院,次迁大中祥符寺、蒋山太平兴国寺、常州褒忠显报华藏寺。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诏住径山兴圣万寿寺,召对选德殿。七年,迁灵隐寺。十一年,归老于明州天童景德寺。十三年卒,年九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天童昙华禅师法嗣。有《密庵咸杰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六真兴寺阁

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
嵯峨真兴阁,杰立陵风飙。
危槛俯翔鸟,跳檐落飞猱。
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鹤毛。
下视市井喧,奔走何嗷嗷。
萧然倚楹啸,遗响入云霄。
清风吹其裾,冉冉不可操。
不知何所为,岂即非卢敖。
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
遗语谢世俗,钓鱼当钓鳖。

(0)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八秦穆公墓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
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
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
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
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
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
三良狥秦穆,要自不得已。

(0)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七李氏园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
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
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
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
鸣禽惊上屋,飞蝶纷入抱。
竹林净如灌,流水清可澡。
闲花不着行,香梨独依岛。
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
草木皆苍颜,亭宇已新造。
临风置酒樽,庭下取栗枣。
今人强欢笑,古人已枯槁。
欲求百年事,不见白须老。
秦中古云乐,文武在丰镐。
置囿通樵苏,养兽让麀{上鹿下夭}。
池鱼跃金碧,白鸟飞紵缟。
牛羊感仁恕,行苇亦自保。
当年歌灵台,後世咏鱼藻。
古诗宛犹在,遗处不可考。
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
城中开芳园,城外罗战堡。
击鼓鸣巨钟,百姓皆懊恼。
及夫圣人出,战国卷秋潦。
园田赋贫民,耕破园前道。
高原种菽粟,陂泽满粳稻。
春耕杂壶浆,秋赋输秸藁。
当年王家孙,自庇无尺橑。
空余百岁木,妄为夭巫祷。
游人足讥骂,百世遭舌讨。
老翁不愿见,垂涕祝襁褓。
持用戒满盈,饮酒无醉倒。

(0)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一涂山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0)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五虞姬墓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0)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四观鱼台

庄子谈空惠子听,郢人斤斧俟忘形。
莫嗟质丧无知者,对石何妨自说经。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