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峨嵋僧清源时源请有檀香佛刻镂甚精》
《送峨嵋僧清源时源请有檀香佛刻镂甚精》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师从峨嵋来,往返经几宿。

兹山闻最高,几许天竺

师行遍天下,无乃是神足

竦身梵宫,镂此旃檀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峨嵋(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大。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神足(shén zú)的意思:形容行动敏捷、步伐轻快,如神仙般的脚步。

竦身(sǒng shēn)的意思:指人们因为害怕或敬畏而感到胆战心惊,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往返(wǎng fǎn)的意思:来回行走或来回运输。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旃檀(zhān t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威风凛凛,也可形容事物的色彩华丽、光彩夺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峨眉山的僧人,名为清源,他远行至天竺,遍访名山大川,其修行之深可见一斑。诗中通过“师从峨嵋来,往返经几宿”开篇,点明了僧人的来历与旅程的艰辛。接着,“兹山闻最高,几许到天竺”表达了对清源所到达之地的高度赞美,暗示了其修行的卓越。

“师行遍天下,无乃是神足”一句,是对清源僧人广泛游历、修行深厚的赞叹,同时也暗含着对其非凡修为的肯定。最后,“竦身入梵宫,镂此旃檀佛”,描绘了清源僧人进入庄严的佛殿,精心雕刻旃檀木佛像的情景,既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也展现了其技艺的精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清源僧人的高洁形象和深厚修为,也传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赞美。袁宏道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庄严,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题燕文贵夏山图

古秀芸芬岁月多,锦贉珍重印宣和。

即看与物开生面,浑是临池写擘窠。

如滴夏山常罨翠,欲鸣晴峡渐增波。

高楼百尺轩而敞,试一凭栏快若何。

(0)

题无哲沅湘兰竹图

两竿翠竹拂云长,几叶幽兰带露香。

好手移来窗户里,不须千里望沅湘。

(0)

安肃道中

水粼粼渌菜畦香,塔影如龙卧夕阳。

高柳乱蝉风不住,残声曳过浣衣塘。

(0)

水亭二首·其一

路引水亭出,舟行沙岸回。

使君携客至,歌伎逐人来。

槛底鵁鶄舞,窗中菡萏开。

风光莫相负,长日且衔杯。

(0)

元宵

满城箫鼓元宵节,小馆灯花孤闷时。

料得团圞行坐处,有人挥泪说分离。

(0)

添字采桑子.芭蕉

芭蕉本是寻常种,绿满空庭。绿满空庭。

雨雨风风、不觉动人情。

窗纱映处题诗遍,一片声清。一片声清。

最怕残更、和漏几回听。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