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方满城,悲哉秋之气。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赵清瑞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第二十首,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风雨方满城,悲哉秋之气。” 开篇即以风雨满城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暗喻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秋天本就带有萧瑟之意,而这里的“悲哉”二字,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象下所蕴含的悲凉情感的深切感受。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隐喻了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不公与苦难。
“此句千古传,深感催租吏。”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景象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通过“此句千古传”的表述,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景象和感受并非一时一地所独有,而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深感催租吏”则直指社会底层的压迫者——催租吏,他们不仅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还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痛苦。这里,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对这些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苦难,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正义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引出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达到了寓言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俞漕掾
乡年子胡子,在杭客僧坊。
褐衣冷不絮,蛙灶突不炀。
直言迅风霆,劲气蟠穹苍。
独与俞校理,笑语温而庄。
心探群经奥,目短百氏墙。
折衷不求似,各极其短长。
我时为诸生,拱听私自庆。
融万会于一,掣蔀睹日光。
死生一阔别,今几四十霜。
我既为饥驱,东泛吴下航。
俞公有犹子,吏事析豪芒。
读书复读律,才比百鍊钢。
漕府多俊彦,何异雁鹜行。
秩满升帅府,年劳跻省郎。
功名晚亨奋,自可上庙堂。
我忝里闬末,看子青云翔。
威凤一高举,应龙岂终藏?
送子岁年暮,赠子金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