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书感愤四首·其四》
《读书感愤四首·其四》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四载即五十,无闻可知

身有俯仰责,书无毫发裨。

痴犹未能弃,嗜若可疗饥

彼哉一何智,莫或效我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毫发(háo fà)的意思:形容极微小、极细小。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疗饥(liáo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

莫或(mò huò)的意思:莫或意为不可或缺,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种情况下非常重要或必要。

四载(sì zǎi)的意思:指时间长久,多用于形容感情深厚或友谊持久。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注释
四载:四年。
无闻:无声无息。
了:完毕,结束。
可知:可知晓。
身:人生。
俯仰:人生的起伏。
责:责任。
毫发:丝毫。
裨:帮助。
痴:愚痴。
弃:舍弃。
嗜:嗜好。
疗:满足。
彼哉:他啊。
一何:多么。
智:聪明。
莫:无人。
效:效仿。
我为:我的行为。
翻译
四年已过去,五十岁的光阴,无声无息地流逝。
人生的起伏责任重大,读书却无法带来丝毫实际帮助。
愚痴的习性难以舍弃,但至少能像填饱肚子一样满足嗜好。
他多么聪明啊,无人能效仿我的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读书感愤四首(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充满了深刻的情感。

"四载即五十,无闻了可知。身有俯仰责,书无毫发裨。"

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的无声努力的感慨。四十岁在古代被视为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诗人反思自己至今未曾闻名,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身体劳作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虽然外界没有看到他任何成就,但他的内心却有着不懈怠的自我要求。

"痴犹未能弃,嗜若可疗饥。"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书籍知识的执迷和渴望。他将自己对书的热爱比喻为一种无法戒掉的嗜好,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缓解精神饥饿的手段。

"彼哉一何智,莫或效我为。"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他人的智慧和自己的行为做出了反思。他质疑外界对智慧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不希望他人模仿自己这种执着于书籍知识却未获社会认可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在书籍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所陷入的困惑。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颂一百则·其四十四

垂手还同万仞崖,正偏何必在安排。

琉璃古殿照明月,忍俊韩獹空上阶。

(0)

颂一百则·其三十九

擒得卢陂跨铁牛,三玄戈甲未轻酬。

楚王城畔朝宗水,喝下曾令却倒流。

(0)

送僧之婺城·其一

孤云徒自类行踪,高指金华思不穷。

日暮轻帆映秋色,沙禽啼断一江风。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八

我此泼天门户,大地一网俱收。

若是祥麟瑞凤,从教戴角擎头。

(0)

题罗汉手轴

松风浩浩,涧水潺潺。白云影里,枯木寒岩。

十八高人,行住坐卧,神通游戏其间。

龙耳无听,虎体元班。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二十一

雨散云收月正明,无端平地鼓雷霆。

惯曾坐断乾坤客,唤作窍中蚯蚓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