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郡君挽词·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衣(b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比喻身上有瑕疵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缠挽(chán wǎn)的意思:指被某种情感或事物所缠绕,无法自拔。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苦雾(kǔ wù)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情况的变化不明朗,困难重重。
灵香(lí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清香、芬芳。
微子(wēi zǐ)的意思:微小的子孙,指后代子孙稀少或衰微。
象服(xiàng fú)的意思:形容态度恭敬恭顺,像服侍上级一样对待他人。
- 注释
- 夫:发语词,无实义。
贤微子:指微子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庶兄。
后:后代。
身贵:地位高贵。
毕公孙:比喻地位显赫。
独:独自。
斑衣:古代平民穿的粗布衣服。
象服:象征性的礼服,常用于祭祀或丧葬。
尊:尊贵。
悲风:哀伤的风。
缠挽:环绕。
铎:丧钟。
铭幡:写有死者名字的幡旗,用于丧葬。
灵香:祭祀时焚烧的香料,象征灵魂。
验:验证。
反魂:死者的灵魂返回。
- 翻译
- 贤能的微子之后,地位尊贵如同毕公的子孙。
他独自放弃华丽的斑衣,只留下象服的虚名。
悲伤的风环绕着丧钟,苦涩的雾气打湿了祭奠的幡旗。
谁说焚烧的香料能证明灵魂归来,却从未见过亡者的复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晋阳郡君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其生前地位与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贤微子后”和“毕公孙”的身份象征,暗示了晋阳郡君出身高贵。然而,“独弃斑衣养”描绘了她选择简朴生活,放弃了华丽的服饰,体现出她的高尚品格。“空馀象服尊”则强调了她在人世间的荣誉虽在,但人已不在。悲凉的“悲风缠挽铎”和“苦雾湿铭幡”场景,渲染出挽歌的凄凉氛围,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悼之情。
最后两句“谁谓灵香验,何曾见反魂”,意在说尽管人们祭奠时焚烧灵香,期望亡者灵魂归来,但诗人深感这不过是人们的愿望,实际上死者已无法复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