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晋阳郡君挽词·其二》
《晋阳郡君挽词·其二》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夫贤微子后,身贵毕公孙

独弃斑衣养,空馀象服尊。

悲风缠挽铎,苦雾湿铭幡。

谁谓灵香验,何曾见反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斑衣(b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比喻身上有瑕疵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缠挽(chán wǎn)的意思:指被某种情感或事物所缠绕,无法自拔。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苦雾(kǔ wù)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情况的变化不明朗,困难重重。

灵香(lí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清香、芬芳。

微子(wēi zǐ)的意思:微小的子孙,指后代子孙稀少或衰微。

象服(xiàng fú)的意思:形容态度恭敬恭顺,像服侍上级一样对待他人。

注释
夫:发语词,无实义。
贤微子:指微子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庶兄。
后:后代。
身贵:地位高贵。
毕公孙:比喻地位显赫。
独:独自。
斑衣:古代平民穿的粗布衣服。
象服:象征性的礼服,常用于祭祀或丧葬。
尊:尊贵。
悲风:哀伤的风。
缠挽:环绕。
铎:丧钟。
铭幡:写有死者名字的幡旗,用于丧葬。
灵香:祭祀时焚烧的香料,象征灵魂。
验:验证。
反魂:死者的灵魂返回。
翻译
贤能的微子之后,地位尊贵如同毕公的子孙。
他独自放弃华丽的斑衣,只留下象服的虚名。
悲伤的风环绕着丧钟,苦涩的雾气打湿了祭奠的幡旗。
谁说焚烧的香料能证明灵魂归来,却从未见过亡者的复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晋阳郡君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其生前地位与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贤微子后”和“毕公孙”的身份象征,暗示了晋阳郡君出身高贵。然而,“独弃斑衣养”描绘了她选择简朴生活,放弃了华丽的服饰,体现出她的高尚品格。“空馀象服尊”则强调了她在人世间的荣誉虽在,但人已不在。悲凉的“悲风缠挽铎”和“苦雾湿铭幡”场景,渲染出挽歌的凄凉氛围,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悼之情。

最后两句“谁谓灵香验,何曾见反魂”,意在说尽管人们祭奠时焚烧灵香,期望亡者灵魂归来,但诗人深感这不过是人们的愿望,实际上死者已无法复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其六

有虞封后几春秋,王气今腾冷气收。

万仞峰高云在手,九重天近日当头。

金山倚北烟尘息,辽水朝东昼夜流。

臣子有怀终报国,未应与世共沉浮。

(0)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其四

帘底微风扇底招,飘然逸思共迢遥。

功名争及青年立,诗酒休将白昼消。

骐骥超群终泛驾,鹍鹏得志便摩霄。

昔人曾惜分阴去,好把膏油继晷烧。

(0)

览镜图效长吉体·其四

画阑桂树香风草,对面团圆思月老。

愿凭青鸟报夫君,失时不嫁能长好。

(0)

梅花绝句九首·其九

忍冻骑驴早得春,寻香索句不无神。

直将风格和花老,肯与林逋作后尘。

(0)

怀智雪舟

西马塍西智上人,平生老句不无神。

少陵已许师前辈,无已还甘作后尘。

(0)

唐仲暹送鱼

唐生寄我双鱼美,老婢挥刀割晓霜。

迟子不来秋夜永,坐看秋月引杯长。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