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有懒乳者,忽复厌其驹。
惟彼特墨赤,识性计有馀。
口询非耳闻,此事信匪诬。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长成(cháng chéng)的意思:指人长大成人或事物逐渐发展成熟。
独非(dú fēi)的意思:独特而非凡。
耳闻(ěr wén)的意思:通过听说而得知,不是亲自经历的事情。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凯风(kǎi f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风,形容喜事临门、吉祥如意。
良图(liáng tú)的意思:指优秀的作品或杰出的人才。
乳驹(rǔ jū)的意思:指小马出生后不久就失去母马,需要人工哺乳抚养的幼马。比喻需要特殊照顾、培养的年轻人或事物。
如初(rú chū)的意思:如同初次一样,像刚开始一样纯洁无暇。
生怜(shēng lián)的意思:怜悯、同情
识性(shí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才智和学识。
呜呜(wū wū)的意思:形容哭声或者汽车、风等的声音。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这首诗描绘了驼与它的幼驹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及人对这种情感的理解和尊重。诗人通过对比不同驼的行为,展现了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首先,诗中提到有一只驼因为厌倦了喂养幼驹,表现出不情愿甚至抗拒的行为,这反映了动物在面对抚养责任时可能产生的自然反应。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只特别的驼,它能够理解人类的情感,甚至能通过胡笳的音乐表达哀伤之情,这体现了动物与人类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共情能力。
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动物情感世界的关注和尊重,同时也反思了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是否驼作为兽类,其母性的表现竟然超过了某些人类母亲,以此强调了动物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以及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习的道德和情感价值。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也蕴含了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哲学探讨,体现了清乾隆皇帝弘历对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生的向往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