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失其御,焚溺可立至。
只知用水火,不知水火义。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水火吟》,以水火为喻,阐述了世间万物相互关系和控制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当人们能恰当掌控水与火,它们可以和谐共存,象征着平衡与稳定,即"水火得其御,交而成既济"。然而,一旦失去控制,水能引发火灾,火能导致水灾,灾难瞬间降临,"水火失其御,焚溺可立至"。
诗人进一步指出,不仅仅是水火,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这个道理,需要智慧和适当的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状态。如果只知道利用它们的表面现象,而不理解其内在规律和意义,"只知用水火,不知水火义",那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在处理复杂事物时,不仅要掌握技巧,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道理,方能事半功倍。
别来何处,酒醒后,梦难觅。
晚日溪亭,清晓便挂帆席。
满载离愁,指去程,还作江南行客。
目断层城,数迢迢山驿。
素巾空染,泪痕斑、应是暗中滴。
记得轻分,玉箫犹自凄咽。
昨夜东风,梅柳惊春色。
料伊也、没心情,过却好天良夕。
倚阑干久,人不见,暮云碧。
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
昨夜溪梅,向空山、雪里轻匀颜色。
好赠行人,折枝南枝北。
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
料得疏篱,暗香时度风息。
淡月微云,有何人消得。
便归去、踏溪桥,慰我经年思忆。
重午日过六,灵岳再生申。
丰神英毅,端是天上谪仙人。
夙蕴机权才略,早岁来归明圣,惊耸汉庭臣。
言语妙天下,名德冠朝绅。
绣衣节,移方面,政如神。
九重隆眷倚注,伟业富经纶。
闻道山东出相,行拜紫泥飞诏,归去秉洪钧。
寿嘏自天锡,安用拟庄椿。
月里一枝桂,不付等闲人。
昔年霄汉,闻道争者尽输君。
衣袖天香犹在,风度仙清难老,冰雪莹无尘。
赋才三十倍,论寿八千春。
夏庭芝,周室凤,舜郊麟。
岂如今日称瑞,皇国再生申。
聊借济时霖雨,来种重湖桃李,和气一番新。
尚闻虚黄阁,行看秉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