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桫 椤 树 宋 /梅 尧 臣 桫 椤 古 树 常 占 岁 ,在 昔 曾 看 北 海 碑 。今 日 四 方 俱 大 稔 ,不 知 荣 悴 向 何 枝 。
- 注释
- 桫椤: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象征长寿或古老的文化遗产。
北海碑:可能指历史遗迹或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代指过去的记忆。
四方:指全国各地。
大稔:丰收,农作物大量成熟。
荣悴:繁荣和衰败,形容事物的兴衰变化。
- 翻译
- 桫椤古树长久占据岁月,过去曾在北海碑文中见到过。
如今各地丰收普遍,不知这棵古树的繁荣或衰败会落在哪一根枝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桫椤树》,通过对桫椤古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桫椤古树常占岁”写出了桫椤树古老而长久的存在,暗示其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次句“在昔曾看北海碑”则将视线拉回到过去,提及了与树相关的历史遗迹,增加了树的历史厚重感。
后两句“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转而描绘现实,言及四方丰收的景象,然而古树的荣枯变迁并未被提及,引发读者对古树命运的思考。诗人以树喻人,暗示即使时代变迁,个人或事物的兴衰难以预料,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今,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体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夫人画兰歌
清閟堂深不知暑,瑶草佳期梦玄圃。
孙郎笑折紫兰来,素影盈盈映修渚。
李夫人,澹丰容,天然与兰相始终。
剡藤一笔作九畹,落墨不减江南工。
芳姿元与凡卉异,晔晔况是湘累丛。
离骚不复作,遗恨千古沈幽宫。
君看此花有深意,似写灵均幽思悲回风。
君家大雅堂,文彩东野翁,并入惨澹经营中。
秋风拂帘秋日长,芳霏霏兮汜崇光。
淡妆相对有馀韵,画栏桂子空秋香。
淡轩托物明孤洁,五十年来抱霜节。
固知色相皆空寂,妙得于心聊自适。
仿像湘娥倚暮花,黄陵庙前江水碧。
生平佩服真赏音,升闻紫庭非素心。
唤起谪仙摇醉笔,为翻新曲泻瑶琴。
《李夫人画兰歌》【元·王恽】清閟堂深不知暑,瑶草佳期梦玄圃。孙郎笑折紫兰来,素影盈盈映修渚。李夫人,澹丰容,天然与兰相始终。剡藤一笔作九畹,落墨不减江南工。芳姿元与凡卉异,晔晔况是湘累丛。离骚不复作,遗恨千古沈幽宫。君看此花有深意,似写灵均幽思悲回风。君家大雅堂,文彩东野翁,并入惨澹经营中。秋风拂帘秋日长,芳霏霏兮汜崇光。淡妆相对有馀韵,画栏桂子空秋香。淡轩托物明孤洁,五十年来抱霜节。固知色相皆空寂,妙得于心聊自适。仿像湘娥倚暮花,黄陵庙前江水碧。生平佩服真赏音,升闻紫庭非素心。唤起谪仙摇醉笔,为翻新曲泻瑶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467c67c9760c70686.html
桃源行
六王扫地阿房起,桃源与秦分一水。
小国寡民君所怜,赋役多惭负天子。
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种桃枝辨四时。
遗风百世尚不泯,俗无君长人熙熙。
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
曾闻父老说秦强,不信而今解亡国。
画图曾识武陵溪,飞鸿灭没天之西。
但恨于今又千载,不闻再有渔人迷。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