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露狂非张旭圣,目茫疾甚退之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号(bié hào)的意思:指人或物的另外一个名称或称号。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禅说(chán shuō)的意思:禅宗的教义和思想。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鬼话(guǐ huà)的意思:指不真实、虚假、荒谬的话语或言论。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环海(huán hǎi)的意思:环绕大海,形容事物广泛分布或遍及海内外。
疾甚(jí shèn)的意思:疾甚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疾病或者病情严重到极点的状态。它表示病情加重或者病势严重,非常严重的情况。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炼石(liàn shí)的意思:将石头炼成金属,比喻通过努力和智慧,将原本不起眼的东西变得非常有价值。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谈禅(tán chán)的意思:指讨论禅宗思想或进行禅宗修行的对话或交流。
一场(yī chǎng)的意思:一次事情或事件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名为《予因愁病值生辰易号半花颠》。诗中,诗人以“半花颠”自号,表达了因愁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郁与无奈。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与历史上的两位名人——张旭和韩愈进行类比,以此来描绘自己的狂放与疾速,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顶露狂非张旭圣,目茫疾甚退之贤”,这两句通过对比张旭的狂放与韩愈的疾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其狂草著称;韩愈则是唐代文学家,以文笔犀利闻名。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这两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既展现了自己在精神状态上的狂放与疾速,也暗含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自我解嘲。
“添筹此地虽环海,炼石何时竟补天”,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感。诗人身处“此地”,四周环绕着大海,象征着广阔而无边的孤独与困境。然而,“炼石补天”的典故出自《淮南子》,原意是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故事,这里被诗人用来表达对解决自身困境的渴望,但又感叹于这种愿望的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且伴儿孙一场戏,谈禅说鬼话神仙”,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他选择与儿孙共度时光,通过游戏、谈禅、说鬼等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仿佛在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试图在虚幻与超脱中找到一丝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因愁病而产生的复杂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挣扎,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