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带(bǎo dài)的意思:指重要的人或事物所在的地方。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成见(chéng jià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形成固定的、不易改变的看法或态度。
国病(guó bìng)的意思:国家的病症,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或弊端。
钜丽(jù lì)的意思:形容非常华丽、壮丽的景象或事物。
肯心(kěn xīn)的意思:满意;心满意足
坡仙(pō x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非常出色,具有超凡的才能和技艺。
穷冬(qi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严寒的冬季。
鸠僝(jiū chán)的意思:指争斗、争吵、争端。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濡足(rú zú)的意思:濡足意指浸泡脚趾,比喻轻微的接触或涉及。
双凤(shuāng fèng)的意思:指两只凤凰,形容双方地位高贵,地位相等。
通国(tōng guó)的意思:全国都通行的意思,表示遍及全国、普遍通用。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仲秋(zhòng qiū)的意思: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
- 注释
-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农历八月。
鸠僝: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桥的建造者。
蔡公:指蔡邕,东汉名士,以其才华和书法闻名,此处借喻桥的壮观。
濡足:浸湿双脚,形容付出艰辛。
坡仙:苏轼的别称,因其诗文才情出众。
宝带:珍贵的腰带,比喻苏轼曾捐赠的财物。
- 翻译
- 从仲秋到深冬,这座桥的壮丽如同蔡公的风采。
历经数年,它承载了全国的疾苦,谁能有他那般无私的心肠?
人们说这桥的建成是双凤的福祉,仿佛天降彩虹以示吉祥。
若非像苏东坡那样慷慨捐出宝贝腰带,这桥梁怎能畅通无阻地连接两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竹溪中书重脩县桥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事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孤独感。
"仲秋鸠僝迄穷冬,钜丽依稀似蔡公。"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季节景象,鸿鹄(即大雁)在空中盘旋,似乎预示着寒冬的到来。而“钜丽”一词则用以形容桥的华美,但这种华美却带有一种遥远和模糊感,似曾经蔡文姬(东汉时期的一位才女)的诗篇。
"濡足几年通国病,肯心一片有谁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疾苦的关切,以及个人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诗中“濡足”即是涉水的意思,暗喻着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而“肯心一片”则强调了诗人真挚的感情,但这种情感在周围环境中却找不到共鸣。
"人言此庆钟双凤,天落其成见两虹。" 这两句通过对县桥之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和谐与吉祥的向往和期待。“钟双凤”是古代装饰桥梁的物件,象征着吉庆,而“天落其成见两虹”则形容了天空中出现的美好景象,但这可能只是暂时的。
"不是坡仙捐宝带,此桥安得往来通。" 最后两句诗人借用李白(被誉为“诗仙”)弃珠抛玉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县桥不仅是物质连接,更承载着文化与历史传承的深刻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