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其二》
《谒金门·其二》全文
宋 / 沈端节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春欲去。人瘦不胜金缕门巷阴阴飞絮舞。

断肠燕语。孤坐晚窗闲处。月到花心亭午

寒色著人无意绪。竹鸣风似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花心(huā xīn)的意思:形容人对感情不专一,容易变心。

金缕(jīn lǚ)的意思:指金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闲处(xián chǔ)的意思:指空闲的地方或时间。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意绪(yì xù)的意思:指情绪、心情、思绪等的变化。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到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寂寞之情。

“春欲去”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换,春天即将过去,而“人瘦不胜金缕”则是形容诗人的体态,因为过度的忧思而变得消瘦,连细如金缕的线条都承受不了,这里的“金缕”可能象征着某种压力或负担。

接下来的“门巷阴阴飞絮舞”描绘了春末时节,花瓣纷飞,如同轻柔的絮絲在空中起舞,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气氛。紧接着,“断肠双燕语”则是通过燕子的鸣叫来强化这种情感,燕子在屋檐下穿梭,它们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孤坐晚窗闲处”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窗边,无所事事的心境。春天即将过去,但诗人的心中并没有欢乐,而是感到孤寂和无聊。

“月到花心亭午”则是一幅宁静的画面,月光洒在有花朵的地方,时间定格在白昼,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但又不得不接受时光的流逝。

最后,“寒色著人无意绪。竹鸣风似雨”则是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情感,寒冷的气息似乎无处不在,连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无从排解的忧愁。竹子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如同细雨,不禁让人感到更加凄凉。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端节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约之,吴兴人,寓居溧阳。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尝为芜湖令,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淳熙间,(公元一一八二年前后)官至朝散大夫。著有《克斋集》,已佚。又有《克斋词》一卷。《全宋词》收录其词45首。《文献通考》吐属温雅,颇具风姿。《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八《克斋词》提要云:“其吐属婉约,颇具风致,固不以《花庵》、《草堂》诸选不见录减价矣。”
猜你喜欢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羃羃轻云护晓霜。银花千万朵,烂韶光。

宝山金字屡更张。笙箫远,帘幕閟重廊。

车马暗尘香。一邦如蜡日,尽豪狂。

游人归路笑声长。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0)

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二首·其二

京口追游地,钱塘执别年。

飘流恍如梦,聚散岂其天。

夙驾行趋诏,当朝正急贤。

紫荷持从橐,去去入林泉。

(0)

怀李相之

李子通家旧,人门孰与侔。

胸中足今古,皮里贮阳秋。

尊酒怀清致,关山隔俊游。

江城携手地,春色黯离忧。

(0)

小圃梅柳之争.柳与梅争

梅兄住在水之滨,五柳先生便有云。

传语林逋须著让,堤边风景要平分。

(0)

点绛唇·其五

秀岭寒青,冷泉凌乱催秋意。佩环声里。

无限真珠碎。叹我平生,识尽闲滋味。来闲地。

为君一醉。万事浮云外。

(0)

沁园春·其二

秀禀元精,灵钟崧岳,命世大贤。

自飞英任路,承流百里,郎官星彩,辉映经躔。

劲柏凌霜,香梅娇雪,圭月弯弯新上弦。

垂弧节庆,麒麟古梦,此夜初圆。罗川。父老欣然。

算善政、古来谁与肩。

念桃阴浓密,瓜期咫尺,双凫难驻,便欲朝天。

争把丹青,绘成芝宇,立作生祠千载传。

仍知道,看它时画像,别有凌烟。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