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哀(bēi āi)的意思:
[释义]
(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内心的哀愁。一种幻灭似的悲哀;抓住了他的心灵。
[构成]
并列式:悲+哀
[例句]
他十分悲哀。(作谓语)感到悲哀。(作宾语)悲哀的神情。(作定语)
[同义]
悲伤、悲痛
[反义]
欢乐、欢喜、喜欢、喜悦从游(cóng yóu)的意思:指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跪拜(guì bài)的意思:跪下行礼,表示极度敬重或崇拜。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幻身(hu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瞬间消失或变化,使人难以捉摸或辨认。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连岁(lián suì)的意思:连续多年,年复一年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上冢(shàng zhǒng)的意思:上冢指人死后安葬在坟墓中。
相吊(xiāng diào)的意思:相互悼念,互相吊唁。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云耳(yún ěr)的意思:指黑木耳,一种食用菌类。
- 鉴赏
这首诗《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由宋末元初的诗人陆文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生命、死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哀思与感慨。
首句“祭筵跪拜膝难抬”,开篇即以祭奠场景入笔,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祭拜先人时的庄重与艰难,膝下之痛不仅指身体上的不便,更暗含着心灵深处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与哀悼。
“连岁何曾上冢来”一句,表达了长时间未能亲自前往墓地祭扫的遗憾与愧疚,流露出对祖先的深切思念之情。
“老子七旬看又过,幻身多病复相催”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身体衰弱的感慨,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普遍的人类命运联系起来,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
“人间愿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壮哉”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生死两界关系的理解与态度,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放弃,也是对死后世界的向往与期待,展现出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与乐观。
最后,“寒食江村旧行路,道旁相吊总悲哀”以寒食节期间江村行路的景象收尾,通过周围人们的哀悼氛围,强化了全诗的哀伤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寒食节作为纪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所占据的独特地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祭奠、生命、死亡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海棠扇
春风吹堕胭脂泪,散作妖花一树丹。
可奈五更清梦短,杜鹃声歇雨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