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伯山蕃殖图二首画禾黍稌菽麦·其一》全文
- 注释
- 老子:指诗人自己,古代对学者或有德之人的尊称。
荷锄:扛着锄头,从事农耕劳动。
破砚:破旧的砚台,可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清都:指京城,这里指京城的清雅环境。
归来:回到故乡。
荒尽:使...荒芜,形容土地无人耕种。
西畴:西部的田地,泛指农田。
愧见:感到惭愧看到。
刘家:可能是诗人所知的某户人家,也可能代指丰收的景象。
蕃殖图:描绘丰收或繁殖的图画。
- 翻译
- 老子一生只拿锄头劳作
不小心带着破砚来到这清雅之地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农事的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的向往。首句“老子平生只荷锄”直白地描绘出诗人一贯以耕作为终身职业,使用的是最为原始的农具——锄头。而“误携破砚到清都”则显示了诗人偶尔间离土,带着破损的砚台前往名为“清都”的地方,这或许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
接着,“归来荒尽西畴却”表明诗人归来时,发现自己曾经耕耘的土地已经荒废,时间和自然力量在无情地侵蚀着劳动成果。最后,“愧见刘家蕃殖图”则是诗人面对刘伯山所绘的农作图画时,感到羞愧,因为这些图画不仅美化了农业生活,更是对理想化农业生态的一种展现,而自己现实中的努力却远未达到这种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农业生活的无限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入松.题石坛道士焚香
暮云收尽紫霄宽。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道人星下礼蒲团。
宝鼎爇沈檀。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
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
八声甘州.咏施以和溪南小隐
拣西南好处创幽居,小结两三楹。
有数竿修竹,五株疏柳,四野来青。
最喜诗朋酒友,□共缔幽盟。
放浪形骸外,不事浮名。
足迹何曾入市,□性□樗散。不惯逢迎。
叹区区逐利,抵死起纷争。
争如我、清风皓月,助吟怀、何用一文□。
□□□、迭为宾主,啸傲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