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出长(chū chá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发展、壮大。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虎翼(hǔ yì)的意思:形容人的勇猛无畏,如虎的翅膀。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军声(jūn shēng)的意思: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也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龙文(lóng wén)的意思:形容文字雄伟、磅礴,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山北(shān běi)的意思:指山的北面或者北方。
上京(shàng jīng)的意思:指前往京城或上级机关。
属国(shǔ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统治或控制。
行营(xíng yíng)的意思:行营指军队临时驻扎的地方,也用来比喻暂时停留或居住的地方。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赞画(zàn huà)的意思:赞美绘画,形容画作技艺高超、精湛。
- 鉴赏
这首清代徐恪的《古出塞曲》描绘了一幅边关出征的壮丽画面。首句"烽烟照上京"展现了战争烽火弥漫,直照京城的紧张气氛,暗示了战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饮马出长城"则生动刻画了战士们跨马出征,跨越长城的决心和勇气。
"剑舞龙文合,旗张虎翼横"通过剑舞与旗帜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气势,龙纹剑象征着皇权与勇猛,虎翼般的旗帜则象征着军队的雄壮。"行营留赞画"进一步赞美了出征队伍的阵容和计划,如同一幅生动的战地画卷。
最后两句"借问阴山北,曾知燕颔生"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敬仰,"燕颔生"典故出自《史记》,形容英勇善战的人物,这里暗指那些在阴山北征战的英雄人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出征的壮志和边塞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代寿宗室
记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
更四双蓂荚,十分桂魄,中元佳致,妆点初秋。
蔼蔼非烟,濛濛如雾,锦水郁葱佳气浮。
人人道,是王孙帝胄,今日生朝。银潢万叶源流。
见一点长庚辉绛霄。
似东平为善,河间献雅,风流酝藉,西汉诸刘。
恰遇称觞,蓬壶歌缓,满酌蒲萄双玉舟。
椿松等算,年年醉傲,花马金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