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螭头(chī tó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现问题、变故,表达出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
酬地(chóu dì)的意思:表示报答、回报。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三哲(sān zhé)的意思:指三个智慧过人的人物,也用来形容三个有智慧的人团结一致。
深丛(shēn c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繁多。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小山(xiǎo shān)的意思:指小而不起眼的山,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烟沙(yān shā)的意思:形容烟雾缭绕、尘沙飞扬的景象。
野烟(yě yān)的意思:指山野间的烟雾,比喻人事变迁无常,世事无常。
雨丝(yǔ sī)的意思:指细小如丝的雨点。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合江亭(hé jiāng tíng)的意思:指两条江河在一起的地方,也比喻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或观点融合在一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游览石鼓书院的所见所感。首句“合江亭外雨丝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丝轻柔飘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地胜难逢似有期”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独特魅力的赞叹,仿佛它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吸引力。
接下来的“三哲庙深丛桂老,二翁碑古小山奇”两句,通过描述古老的庙宇和碑文,以及周围苍老的桂花树,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沧桑之美。这里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先贤智慧的敬仰。
“云屯两岸螭头现,江抱孤城燕尾岐”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神秘。云雾缭绕的两岸,螭头(龙首)仿佛从云中显现,而江水环绕着一座孤城,城的形状如同燕尾,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奇特。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宏伟又幽静的画面。
最后,“乘兴不辞酬地主,野烟沙树远徵诗”表达了诗人因景生情,被眼前的美景激发灵感,想要留下诗歌纪念这片土地的愿望。这里的“地主”可以理解为大自然或这片土地本身,诗人愿意为此创作,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恂上人还吴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
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棰。
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
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
刘超游召郤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
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