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九》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九》全文
清 / 苏曼殊   形式: 七言绝句

六幅潇湘画裙,灯前兰麝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画裙(huà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犹如画中的仙女。

火头(huǒ tóu)的意思:指火焰的尖端,也用来比喻事物的顶峰或高潮。

兰麝(lán shè)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言行慎重。

容与(róng yǔ)的意思:容忍和宽恕。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与知(yǔ zhī)的意思:与知指与人交流、交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有淡淡哀愁的画面。"六幅潇湘曳画裙",诗人以湘水的画卷比喻女子的轻盈身姿,暗示其如诗如画的气质。"灯前兰麝自氤氲",通过灯下散发出的兰麝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幽静的氛围,也暗含了女子的闺房之雅。

然而,接下来的诗意一转,"扁舟容与知无计",扁舟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容与"则表达出无奈和放任,暗示诗人的内心深处对无法把握命运的感慨。"兵火头陀泪满樽",这里的"兵火"可能寓指战乱,"头陀"是佛教修行者,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泪水满樽,表达了他对社会动荡、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深忧虑和悲痛。

整首诗以女子的闲适生活为背景,引出诗人自身的流离失所和对时局的忧虑,情感深沉,富有哲理。苏曼殊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这首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苏曼殊

苏曼殊
朝代:清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
猜你喜欢

颂古二十一首·其九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0)

早雾

雾气浑浑晓未收,不知苑外与山头。

瓶花忽见花梢湿,画出春风一段愁。

(0)

听琴

君不见龙门之下百尺桐,漂霰飞雪愁寒空。

何年班尔落君手,小窗伴坐歌南风。

恍然如著山岩里,不知身在尘埃中。

初闻平野飞鸿鹄,欻听金盘起珠玉。

绕坛古树郁嵯峨,六月吹霜作寒绿。

折杨黄华不须道,别鹤离鸾尚堪续。

君不见开元天子醉西都,音声十院留欢娱。

当时临轩奏此曲,径须解秽烦花奴。

乃知恬淡世莫识,无弦之趣何时无。

归家愁厌筝笛耳,此声一听还已矣。

会须流水访钟期,试向炉中觅焦尾。

(0)

晚行

岁杪旅怀恶,驱车残照中。

暮云千里碧,落日半轮红。

掠水起行雁,隔林闻远钟。

休鞍僧舍闲,皓月又生东。

(0)

代王正平从谏掾乞画凭肩美人扇子二首·其一

道人已悟孩提事,弃掷泥儿坏纸鸢。

闻道近来都识破,丹青便面亦轻捐。

(0)

秋意

凉飙吹树砧声急,窗户玲珑秋气入。

井桐彫叶减清阴,漙露无声金荻泣。

壁间唧唧候虫鸣,庭下衰兰送客情。

客怀无金酒胆薄,朗月入帘魂魄惊。

人生万事今犹昔,不独炎凉天地隔。

平明把镜照衰颜,还有新霜助狼籍。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