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鹤洞中仙.咏瓦罐》
《黄鹤洞中仙.咏瓦罐》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瓦罐泥中宝。巧匠成造

修炼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有耳何曾晓。

有口何曾道。携向街前叫一声,莫教抛撒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造(chéng zào)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做作虚伪,不真实。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金光(jīn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明亮的光芒,常用来形容光线明亮、闪耀。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抛撒(pāo sā)的意思:随意地扔掉或散布东西

巧匠(qiǎo jià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精细的匠人或手艺人。

时向(shí xiàng)的意思:指时机适宜,趋势向好。

瓦罐(wǎ gu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简陋、粗糙、不值得重视。

修炼(xiū liàn)的意思:通过不断努力和训练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有口(yǒu kǒu)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也指有名声或有人帮助。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黄鹤洞中仙·咏瓦罐》是一首寓言诗,以瓦罐为载体,寄寓深意。首句“瓦罐泥中宝”,形象地比喻瓦罐虽朴素,实则蕴含珍贵;“巧匠功成造”赞美了制作者的技艺精湛。接下来,“修炼之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暗示瓦罐经过火炼,其内在价值得以显现,犹如金子般光芒。

诗的后两句“有耳何曾晓,有口何曾道”揭示了瓦罐虽有听闻和表达的能力,但世人往往忽视或不理解它的价值。“携向街前叫一声,莫教抛撒了”则是劝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并珍惜这些被忽视的“宝物”,不要轻易错过或浪费。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瓦罐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上可能被忽视的真正有价值之人的感慨,提醒人们要有慧眼识珠的眼光。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十八

果号菩提荐玉盘,乍疑卢橘蔟团团。

故乡隔海音书断,蜡里无因寄一丸。

(0)

台阳八景

上沃三春润,洋宽一望迷。

风驯芳草浪,雨酿落花泥。

司馌童携筥,忘机鸟集犁。

西成先可庆,不辨地高低。

(0)

澎湖杂咏·其九

莎草蘼芜见亦难,休论秋菊与春兰。

前身折尽看花福,应是河阳旧宰官。

(0)

六巡使见示长句却寄·其二

千首诗酬酒一瓶,海波不动远峰青。

三台座待归帆速,夜夜开帘望使星。

(0)

巡社纪事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

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

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

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

(0)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三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