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以敛而照,智以用而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用(dà yòng)的意思: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大价值或重要用途。
大业(dà yè)的意思:指伟大的事业或重大的任务。
容貌(róng mà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外貌、相貌。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妍媸(yán c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或丑陋。
庸愚(yōng yú)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为人庸俗。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渊镜(yuān jìng)的意思:比喻能够深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内心,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名为《读书偶得七首(其五)》。诗中探讨了宇宙与虚无、智慧与敛藏、外表与内在之间的深刻关系。
首句“大业在宇宙,大用根虚无”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宏大事业和作用都源自于无形的虚无之中,强调了虚无作为万物之源的重要性。
接着,“神以敛而照,智以用而疏”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了神明通过收敛来照亮世界,智慧通过运用而显得更为稀疏。这里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表达了收敛与运用、光明与智慧之间的辩证关系。
“所以古至人,容貌类庸愚”则指出古代的圣贤往往外表平凡,不显山露水,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这种对比强调了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反差,暗示了真正的伟大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
最后,“妍媸形自现,渊镜仍其初”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指出美丑的形态自然显现,如同深邃的镜子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面貌。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强调了真实本质的不变性和自我呈现的必然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虚无、智慧、外表与内在等概念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深刻洞察的文学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夷门行赠秦夷仲
君不见夷门客有侯嬴风,杀人白昼红尘中。
京兆知名不敢捕,倚天长剑著崆峒。
同时结交三数公,联翩走马几马骢。
仰天一笑万事空,入门宾客不复通。
起家簪笏明光宫。
呜呼男儿名重太山身如叶,手犯龙鳞心莫慑。
一生好色马相如,慷慨直辞犹谏猎。
寄泸南子止兄
二年立王朝,忽然厌承明。
受诏予印绶,复作江阳行。
地当周五侯,秩视汉九卿。
边清尘不扬,主圣时自平。
上堂簪履集,出门笳鼓鸣。
想亦多宴乐,鼓瑟兼吹笙。
吏民更相戒,岂敢烦敲榜。
田间黄发叟,闻此叹且惊。
触眼未尝见,不毛今亦耕。
次韵陈景斋纠掾题品山斋数石之作
吾山何足誇,君语烦专送。
姿为丘壑媚,意重璆琳贡。
芥胸划玲珑,眯眼豁尘瞀。
白云足怡悦,明月得簸弄。
居然卫霍近,顿压邹鲁鬨。
故人真阳守,遗补臞庵空。
数株立拿螭,一笑慰歌凤。
缅思昔牛李,竞势急鞿鞚。
能令山崒硉,所欠腹空洞。
那知负之走,更使逐者众。
谁言山上山,竟作梦中梦。
老衰本无欲,标榜聊取衷。
独怜伏虎雄,必得饮羽中。
荆室虽苟完,汉仪亦多偬。
君能载酒来,我愿共饭瓮。
再用晨吐字韵寄潘德久·其一
舍人宾日姿,起居庭燎晨。
岂惟瑞朝廷,荐绅目多闻。
就如田甲嘲,死灰果不然。
那知硕果剥,中有一念仁。
稽古得微酬,櫑具峨进贤。
琴为悲风弹,茶必活水煎。
平生转庵诗,小当寿千年。
忽闻朔方骚,更欲腰黄间。
向来扑朔豪,日者今华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