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田 舍 人 出 牧 淮 阳 宋 /王 禹 偁 药 树 吟 多 且 握 兰 ,蔼 然 公 议 满 朝 端 。西 垣 罢 直 苍 苔 冷 ,南 郡 行 春 绿 野 宽 。蒨 旆 出 过 应 曜 墓 ,棠 阴 潜 上 伏 牺 坛 。乡 心 休 梦 峨 眉 雪 ,会 顾 青 薄 忆 史 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蔼然(ǎi rán)的意思:和蔼可亲,温和和善。
罢直(bà zhí)的意思:指不再继续直接进行某种活动或行为。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伏牺(fú xī)的意思:指为了国家、民族、信仰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公议(gōng yì)的意思:指广泛公众的意见和评议。表示众人共同的看法和意见。
眉雪(méi xuě)的意思:眉毛上有雪,形容人年纪已经很大。
青蒲(qīng p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表上看起来很有魅力或吸引力,但实际上内在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握兰(wò lán)的意思:指对人的品质、道德进行评价,表示人的品行高尚,道德优良。
西垣(xī yuán)的意思:指地位高、权势大的人所居住的宅院。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心休(xīn xiū)的意思:心情平静,内心安宁。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阴潜(yīn qián)的意思:暗中潜伏,秘密行动。
- 翻译
- 药草吟诵声中握着兰花,公正的议论充满朝廷
从西垣结束值勤,青苔覆盖显得清冷,南郡出行春天的绿色田野广阔无边
红色旗帜经过应曜墓地,棠荫下悄悄爬上祭祀伏羲的神坛
思乡之情不必再梦峨眉山的雪景,会想起青蒲之地和历史人物史丹
- 注释
- 药树:指种植药物的树木,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医药或自然的崇尚。
蔼然:和蔼可亲的样子,形容公议氛围。
公议:公开讨论,指朝廷中的意见交流。
西垣:古代皇宫西墙,代指朝廷。
南郡:泛指南方的某个郡,也可能指诗人所在地。
茜旆:红色的旗帜,可能代表官员出行的标志。
应曜墓:历史人物应曜的墓地,可能有纪念意义。
伏牺坛:祭祀伏羲的场所,古代重要的文化遗迹。
峨眉雪:峨眉山的雪,象征远方或高洁。
史丹: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诗人借此表达怀念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田舍人出牧淮阳》。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送别朋友时的不舍与深情。
"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
这两句开头描绘了一种浓烈的情景:药树上鸟儿鸣叫不断,花香四溢,而诗人与友人手握兰草,在公共场所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这表明了他们对事业或理想的执着追求。
"西垣罢直苍苔冷,南郡行春绿野宽。"
接着,诗人写景,将视线转向自然环境:西边的长城已经荒废,苍苔覆盖,而南方的郡县在春天中变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映照出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界的永恒。
"茜旆出过应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
这两句诗中涉及历史人物和事件,或许是对古代英雄事迹的一种回忆与缅怀。这里的“茜旆”、“应曜墓”、“棠阴”、“牺坛”,都是古典文化中的元素,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乡心休梦峨眉雪,会顾青蒲忆史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流露:家乡之心难以安息,即便在梦中,也想象着远方的峨眉山上飘落的雪花。而“会顾”一词意味着聚首,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们共同回忆往昔时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种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场送别的场景。它不仅仅是对友人的告别,也是一次心灵的交汇与文化的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