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二姓(èr xìng)的意思:指同姓的人。
革命(gé mìng)的意思:指人民为了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而进行的斗争。
节日(jié rì)的意思:指定的日子,人们庆祝或纪念的日子。
令名(lìng míng)的意思:声名显赫,名声远扬。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清节(qī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直,清廉节俭。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肃然(sù rán)的意思:形容肃穆恭敬的样子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宰辅(zǎi fǔ)的意思:宰辅是指宰相和辅弼,泛指高官显贵。
志节(zhì jié)的意思:指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名为《彭泽县谒陶靖节狄梁公祠》。诗中通过对陶渊明和狄仁杰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句“渊明柴桑士,志耻事二姓”赞扬了陶渊明坚守气节,不为权势所动,拒绝与非正统政权合作的高尚品德。接着,“梁公居宰辅,回唐于革命”则赞美了狄仁杰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选择,但都体现了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出处若不同,志节日星炳”进一步强调了虽然两人所处的时代和职位不同,但他们坚定的志向如同明亮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最后,“千载彭泽祠,遗容肃然并。令名卢阜崇,清节鄱水映”表达了对这两位伟人的永久纪念,他们的形象在后人心中永远清晰,他们的名声和清廉的节操如同鄱阳湖的流水,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间。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和狄仁杰的颂扬,不仅展现了他们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