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之真,是真非真。我父之赞,是赞非赞。
非真是真,非赞是赞。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所作的《天目和尚赞松源和尚像永长老请赞》。它以独特的禅宗语言风格,表达了对松源和尚和永长老的赞誉与禅意理解。诗中通过“我祖之真,是真非真”和“我父之赞,是赞非赞”的对比,揭示了真假、是非之间的相对性,暗示了禅宗中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接着,“非真是真,非赞是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认为真理和赞美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心所欲、无边无际的境界。
“塞破虚空”四字,形象地描绘了禅悟的广大无垠,而“断杨岐旨,灭临济宗”则暗指打破传统禅宗派别的界限,超越宗派之争。最后两句“分付定水,打凤罗龙”,则以生动的比喻,传达了禅师对弟子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如定水般清澈,有如打凤(凤凰)和罗龙(龙蛇)般的不凡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禅宗追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
前时乘暇到池上,荷花未开荷叶小。
弥旬风雨隔追赏,期会簿领复烦扰。
今朝始得临旧堤,花开已繁叶将老。
古人最谓行乐急,痴儿漫欲官事了。
钱杨与我近同趣,一樽今待共君倒。
联镳且来趁花饮,莫待红稀并绿槁。
归舟南过练塘时,重阅前年送别诗。
人世阖棺方始定,客程流梗固难期。
君还里闬寻三雅,我尚山城守一枝。
涵碧春来应倍好,何缘吟对举清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