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不归颂·其二》全文
- 翻译
- 坚守节操辛劳身心以维护法律尊严,有幸遇到知己揭示深奥微妙的道理。
智慧之光最初照亮了迷茫的道路,只遗憾无法报答父母而选择不归之路。
- 注释
- 苦节:坚守节操,忍受艰辛。
劳形:身心劳累。
守法威:维护法律的权威。
幸逢:幸运地遇到。
知识:有智慧的人,知己。
决玄微:阐明深奥细微的道理。
慧灯:智慧的光芒,比喻启智之光。
初照:刚开始照亮。
昏衢:昏暗的道路,比喻迷茫的境地。
朗:变得明亮。
唯报:只能报答。
自亲:自己的亲人,这里特指父母。
二不归:选择了不能回家的路,比喻因某种原因不能回归家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自在的作品,名为《三个不归颂(其二)》。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通过对“苦节劳形守法威”和“幸逢知识决玄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过程中的自我磨砺和对道德智慧的追求。其中,“苦节劳形”显示出一种严于律己、不畏艰难的情操,而“守法威”则体现了一种坚持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决心。
“幸逢知识决玄微”一句,意味着诗人在修行中遇到了导师或是某种启迪,使其对宇宙万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洞察。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对宇宙真理的领悟,而“决玄微”则是解决了那些看似神秘而又细微的问题。
接下来的“慧灯初照昏衢朗,唯报自亲二不归”,则描绘了一种心灵觉醒的情景。“慧灯”象征着智慧的光芒,“初照”意味着这种智慧开始发挥作用,而“昏衢朗”则是环境或心境由暗转明的变化。最后,“唯报自亲二不归”,这里的“二不归”可能指的是两种境界,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个层面的超然与不再回返。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过程和智慧觉醒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追求更高境界、脱离世俗羁绊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周山人稚尊游豫章时己十余年矣今日忽访我金陵容鬓非昔而风范不衰复出吴兴徐生一札徐别亦十年屡有言其无常者似一日得两故人喜成二绝以赠稚尊时己丑之夏四月也·其二
十载南州徐孺子,几回梁月梦魂新。
因君忽得双鱼信,一日真逢两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