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其一》
《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其一》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风槛临溪敞,幽人称隐居

高松偏宿鹭,浊水最多鱼。

邻父邀尝酒乡豪笑著书。

时艰知己少,来往莫教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尝酒(cháng jiǔ)的意思:指尝试或品尝酒品,也可引申为尝试新事物或经历新的感受。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时艰(shí jiān)的意思:指时代艰难,社会困苦的时期。

宿鹭(sù lù)的意思:宿鹭是指鹭鸟在夜晚栖息的地方,比喻人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停留或久居。

乡豪(xiāng háo)的意思:指在乡村中有一定地位和势力的人。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句“风槛临溪敞”以开阔的视野开篇,暗示了隐居之所的自然环境之佳,风轻拂着临水的栏杆,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下来,“幽人称隐居”点明了居住于此的人的身份——一位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隐士。

“高松偏宿鹭,浊水最多鱼”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高耸的松树与栖息其上的白鹭形成和谐的画面,而“浊水多鱼”则似乎与前一句形成某种反差,但实则都在强调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邻父邀尝酒,乡豪笑著书”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中的社交一面。邻里的友好邀请和乡亲们的欢聚,体现了隐士虽远离世俗,但并未完全隔绝于社会,依然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享受着人情的温暖。

最后,“时艰知己少,来往莫教疏”表达了在动荡的时代中,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保持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性,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应让友情变得疏远。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既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又蕴含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临江仙 大葫芦,先生出,常背此以贮酒也。

每向街头来往走,谁人识此葫芦。
长盛美酒岂须沽。
时时真畅饮,日日不曾无。
自是一身唯了事,相随肯暂离余。
杖头挑起*江湖。
一船风月好,千古水云舒。

(0)

川拨棹·蓬莱路

蓬莱路。
显自在,逍遥所。
现长生景,琼花玉叶,金枝宝树。
作善人得观觑。
作善人得观觑。
童子青衣掌仙簿。
行功成、上升去。
结就一粒金丹,深谢婴儿姹女。
永不遭三界苦。
永不遭三界苦。

(0)

川拨棹·酆都路

酆都路。
定置个、凌迟所。
便安排了,铁床镬汤,刀山剑树。
造恶人有缘觑。
造亚人有缘觑。
鬼使勾名持黑簿。
没推辞、与他去。
早掉下这毙骸,不藉妻儿与女。
地狱中长受苦。
地狱中长受苦。

(0)

调笑令·调笑

调笑。
说玄妙。
姹女婴儿舞跳。
青龙白虎摇交叫。
赤凤乌龟蟠绕。
蓦然鼎汞召。
性命从兹了了。
山峭。
日光照。
碧汉盈盈圆月耀。
森罗万象长围罩。
一道清风袅袅。
真灵空外天皇诏。
住在蓬莱关要。

(0)

川拨棹·三更里

三更里,瞥看银蟾圆不缺。
吐出一轮光明,满天莹然有别。
向南方也,玉花结。
白鹿前来行得窃。
便衔他新皎洁。
将去圭峰山头,独自口中啮*。
害风儿,怎生说。

(0)

苏幕遮 白告友人

正青春,红貌聚。
若肯回头,这下分明觑。
愿得回头心早悟。
与道为邻、也处逍遥所。
善缘来,恶缘去。
搜见真容,知向灵台住。
七座门开通的祖。
跳出之时,便入长生路。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