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其二》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里社相于深知我计疏。

壮怀磊磊别语渠渠

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

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语(bié yǔ)的意思:指与一般常用的语言不同的言辞或表达方式。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磊磊(lěi lěi)的意思:形容山石高峻、堆积如山。

里社(lǐ shè)的意思:指内部的组织或团体。

渠渠(qú q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嘹亮、清脆。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深知(shēn zhī)的意思:深刻地了解、明白。

相于(xiāng yú)的意思:指两者相对或相比,表示相对于、相对来说。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壮怀(zh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伟的心情。

注释
里社:乡村社区。
相于:相互交往。
计疏:计划不周全。
壮怀:豪情壮志。
磊磊:充满激情的样子。
渠渠:坦率、直接。
竟日:整天。
传箭:比喻频繁的事务或信息传递。
荷锄:扛着锄头,指归隐田园。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这里指简朴的居所。
松与菊:象征高洁品格,常用来形容隐士生活。
翻译
长久以来在乡社相聚,深知我的计划略显粗疏。
壮志满怀正激昂,离别的话语又显得坦诚无阻。
整天还听见箭矢穿梭的声音,何时才能扛起锄头归田。
劳烦您看看那隐居的三径小道,松树和菊花怎么样了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送扬州胡倅赴堂召(其二)》。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里社久相于”表明了与朋友之间长时间的交往和理解,而“深知我计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计谋或想法的不够完善,或者是有所保留。第二句“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中的“壮怀”指的是青春时期的胸襟壮志,而“磊磊”则形容着这份志向的坚定与宏大;“别语又渠渠”则可能暗示了对未来某种期待或是告别时的情感交流。

第三句“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中的“竟日犹传箭”出自《左传》,“传箭”比喻迅速流逝的时间。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某种生活状态的渴望,即何时能够真正放下重担,过上简单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则是诗人向友人展示自己隐居生活中的景象——三条小道,以及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的松树和高洁脱俗的菊花。这里也许暗含着一种超脱红尘、归于自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交往的回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同徐吕二子游西湖复次前韵五首·其二

林仙金骨閟丘墟,松自萧森鹤自孤。

灵魄在天联傅说,遗书落世仰潜夫。

(0)

同沈守劝农十首·其一

谁似青君用岁华,遍分春色到幽遐。

房陵远近山千叠,到处东风到处花。

(0)

东坡二首·其二

高文鲠论博艰危,凛凛声名百世垂。

得意王公莽枯冢,谁令圣主想同时。

(0)

西兴道间

此心只欲与民安,不要人知道有官。

顾得簥来虽是小,买他船去却须宽。

(0)

游虎丘·其一

老龙拖雨过平川,晓影初开树色鲜。

有片白云收不尽,日高犹在讲堂边。

(0)

赵仲瑜小景·其一

远水望不极,断云低复连。

青山秋树屋,野渡夕阳船。

幽思沧洲上,归心白雁前。

异乡非隐地,聊欲寄林泉。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