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尽方辞醉,莺残是放时。
《送谢石先辈归宣州》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谢 石 先 辈 归 宣 州 唐 /林 宽 名 随 春 色 远 ,湖 外 已 先 知 。花 尽 方 辞 醉 ,莺 残 是 放 时 。天 寒 千 尺 岳 ,颔 白 半 联 诗 。笋 蕨 犹 堪 采 ,荣 归 及 养 期 。
- 注释
- 名:名声。
春色:春天的气息。
湖外:湖边。
花尽:花朵凋零。
辞醉:停止饮酒。
莺残:黄莺的歌声消逝。
天寒:天气寒冷。
千尺岳:高耸的山峰。
颔白:颌下白发。
笋蕨:竹笋和蕨菜。
养期:滋养身体的时期。
- 翻译
- 名声随着春天的气息远播,湖边的人们早已得知。
花朵凋零才停止饮酒,黄莺的歌声消逝意味着放飞的时节来临。
天气寒冷,高耸的山峰仿佛有千尺之高,颌下白发半是诗篇的痕迹。
竹笋和蕨菜还适宜采摘,趁着荣归的时机及时滋养身体。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宽的作品,名为《送谢石先辈归宣州》。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名随春色远,湖外已先知。"
此两句点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已经被人所熟知,湖边的花开得正好,而且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通过“名”字,既表明了春色的盛名,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花尽方辞醉,莺残是放时。"
这两句描写的是在花谢之后,人们才从醉酒中醒来,而那些剩余的小草也恰好是在此时被释放。这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留恋,也反映出人们在美景面前容易沉醉的生活态度。
"天寒千尺岳,颔白半联诗。"
这两句则是描绘了一幅雪山之景。诗中写到“天寒”给人以清冷之感,而“千尺岳”形象壮观,表达了自然的威严与美丽。接着,“颔白半联诗”,则表现了诗人在这般景色下的艺术创作状态,似乎是说连自己的胡须都已被白雪覆盖,但依然沉浸于诗歌的世界。
"笋蕨犹堪采,荣归及养期。"
最后两句写的是春天里新生的竹笋和野草,还可以继续采摘,表明自然界的生命力旺盛。而“荣归及养期”则是对朋友归去后的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地方好好休养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传达了他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然美好的赞美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欧丈朝请赴阙
祖道春风外,伤怀野水滨。
亲盟丈人行,才力栋梁臣。
好去鞭高足,荣期据要津。
人言宣室召,未弃贾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