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
《灵岩》全文
- 注释
- 千岩:众多的山岩。
围:环绕。
寺:寺庙。
入境:进入境界或地方。
无尘:没有世俗的尘嚣。
古木:古老的树木。
犹:仍然。
知己:知心的朋友。
高崖:高峻的崖壁。
正人:正直的人。
山灵:山中的精灵。
虎迹:老虎的踪迹。
石髓:石头中的精华或髓质。
幻:幻化。
龙身:龙的形象。
上:在山顶上。
通天窍:直通天际的洞穴。
民愁:百姓的忧虑。
独:独自。
未伸:未得到舒展。
- 翻译
- 千座山峰环绕着一座寺庙,一进入就感觉没有了尘世的纷扰。
古老的树木仿佛懂得知心,高峻的崖壁如同正直的人一般令人敬仰。
山中的精灵驱散了老虎的踪迹,石头中似乎幻化出龙的身影。
山顶有一个直通天际的洞穴,但百姓的忧虑却仍未得到舒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寺景象。开篇“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寺庙被群山环抱,环境清净,不染尘俗之意。接着,“古木犹知己,高崖若正人”两句,则通过对古树和高崖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然与人相通、山石具备人格特性的哲思。
下片“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描述了山中神秘莫测的气息,似乎能感受到山中的生灵和古老传说。最后,“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地的一种敬仰之情,以及希望通过这片圣洁之地来缓解世间忧愁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黄仲闵主簿见访游宝云诸寺
吾庐附曾阿,松竹蔚行路。
平生土木躯,羞为折腰具。
蓼虫甘苦涩,虽死那求遇。
黄香诸父贤,倾盖如有素。
相将山水行,所适得佳趣。
观台深且靓,缟壁悬清句。
云巢倚空端,下览宜细顾。
楼台霁雪初,碧瓦尘未涴。
篮舆指颓景,长挹还辞去。
恍如山阴集,俛仰已成故。
重来竟何时,相望碧云暮。
紫阁
我生山水乡,习得山中乐。
每观唐人诗,梦寐思紫阁。
欲为秦山行,常苦道路邈。
君言旧曾游,使我心踊跃。
我今既西来,而子滞天角。
云山空在眼,诗酒乖侑酢。
谁题壁间诗,岁久墨色薄。
人生定能几,当此感离索。
积霭浮青春,落日满岩壑。
骊龙俨将驾,顾我犹淹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