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
《灵岩》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

古木犹知己,高崖若正人

山灵袪虎迹,石髓龙身

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龙身(lóng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的主要部分或主体。

入境(rù jìng)的意思:指进入某个地方、环境或状态。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天窍(tiān qiào)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才能或悟性极高,超乎寻常。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正人(zhèng ré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正直诚实的人。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注释
千岩:众多的山岩。
围:环绕。
寺:寺庙。
入境:进入境界或地方。
无尘:没有世俗的尘嚣。
古木:古老的树木。
犹:仍然。
知己:知心的朋友。
高崖:高峻的崖壁。
正人:正直的人。
山灵:山中的精灵。
虎迹:老虎的踪迹。
石髓:石头中的精华或髓质。
幻:幻化。
龙身:龙的形象。
上:在山顶上。
通天窍:直通天际的洞穴。
民愁:百姓的忧虑。
独:独自。
未伸:未得到舒展。
翻译
千座山峰环绕着一座寺庙,一进入就感觉没有了尘世的纷扰。
古老的树木仿佛懂得知心,高峻的崖壁如同正直的人一般令人敬仰。
山中的精灵驱散了老虎的踪迹,石头中似乎幻化出龙的身影。
山顶有一个直通天际的洞穴,但百姓的忧虑却仍未得到舒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寺景象。开篇“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寺庙被群山环抱,环境清净,不染尘俗之意。接着,“古木犹知己,高崖若正人”两句,则通过对古树和高崖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然与人相通、山石具备人格特性的哲思。

下片“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描述了山中神秘莫测的气息,似乎能感受到山中的生灵和古老传说。最后,“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地的一种敬仰之情,以及希望通过这片圣洁之地来缓解世间忧愁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次韵黄仲闵主簿见访游宝云诸寺

吾庐附曾阿,松竹蔚行路。

平生土木躯,羞为折腰具。

蓼虫甘苦涩,虽死那求遇。

黄香诸父贤,倾盖如有素。

相将山水行,所适得佳趣。

观台深且靓,缟壁悬清句。

云巢倚空端,下览宜细顾。

楼台霁雪初,碧瓦尘未涴。

篮舆指颓景,长挹还辞去。

恍如山阴集,俛仰已成故。

重来竟何时,相望碧云暮。

(0)

春日·其二

清溪白石晓磷磷,洗露桃花两岸新。

欲觅刘郎家住处,但闻鸡犬不逢人。

(0)

春日·其一

兰英蕙萼竞芳新,左右吹香暗袭人。

江海久无骚客赋,一枝唯可荐灵均。

(0)

江流

江流缭绕转天涯,万幅风帆去若驰。

红日远山开殿阁,青天高木出旌旗。

蛟龙回泊鳍鳞动,燕雀飞翻羽翮迟。

身世百年长扰扰,扁舟多谢捕鱼儿。

(0)

紫阁

我生山水乡,习得山中乐。

每观唐人诗,梦寐思紫阁。

欲为秦山行,常苦道路邈。

君言旧曾游,使我心踊跃。

我今既西来,而子滞天角。

云山空在眼,诗酒乖侑酢。

谁题壁间诗,岁久墨色薄。

人生定能几,当此感离索。

积霭浮青春,落日满岩壑。

骊龙俨将驾,顾我犹淹泊。

(0)

广陶渊明四时·其三

秋月扬明晖,大空碧无滓。

鸿鹄正翱翔,燕雀方栖止。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