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子瞻墨竹》
《题子瞻墨竹》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zhú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yǎnháoduānxiězhúzhēnzhīxiānshìjīngshén

yīnzhīhuànchūxiàngwènrénjiānlǎozhuól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取人(qǔ rén)的意思:指通过选取合适的人才或者利用某人的能力来达到某种目的。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问取(wèn qǔ)的意思:通过询问来获取信息或知识。

无象(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形象,没有模样。形容事物没有明确的形状或形态。

注释
眼:视觉。
入:进入。
毫端:笔尖。
写:描绘。
竹真:真实的竹子。
枝掀叶举:枝叶生动。
是:就是。
精神:生命力。
因知:因此知道。
幻物:虚幻的事物。
出无象:没有固定的形态。
问取:询问。
人间:人世间。
老斲轮:老工匠。
翻译
眼中所见在笔尖细腻描绘出真实的竹子,枝叶生动仿佛有生命。
由此可知,虚幻的事物没有固定的形态,询问世间的老工匠便能明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子瞻墨竹》。诗中,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眼前墨竹的生动形象,"眼入毫端写竹真"表达了他对苏轼(子瞻)画竹技艺的赞赏,认为其能真实地捕捉到竹子的精神风貌。接着,"枝掀叶举是精神"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动态美和生命力,展现了竹子的挺拔与活力。

诗人通过竹子的形象,引申出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思考:"因知幻物出无象",意指即使是看似实物的画作,其实也是艺术家心中无象之物的具象化。最后,"问取人间老斲轮"借用"老斲轮"这一典故,暗指苏轼的才华如同老练的工匠,能够将无形的意境化为有形的艺术,令人赞叹不已。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墨竹的形态美,更寓含了对艺术创作哲理的探讨,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艺术见解和对友人墨竹画作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钓台·其一

君房鼎足中兴日,一变姓名入富春。

齐国上言垂钓者,疑是皇家物色人。

(0)

秋日偶作

谁言秋入诗人兴,我每逢秋动客愁。

带甲貔貅今满地,庾公何意独登楼。

(0)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其十一

朔风一阵胡沙起,誓死烽烟欲报恩。

拔剑长驱抵绝漠,鸣弓射兽献辕门。

(0)

题月洲

我客鹅湖忽十年,月明时泛木兰船。

清流夜映银河碧,沙碛秋含远树烟。

(0)

赠郭锦衣跃泉·其一

汉将少谈云鸟阵,禁廷新拜虎符臣。

秋天白日明戈戟,罗绮轻骄跃马人。

(0)

途中遣德·其一

奔走空皮骨,六年万里馀。

疏狂沾厚禄,倾覆带高车。

喜得投簪日,还如结绶初。

春风开竹径,夜雨长园蔬。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