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胡人(hú rén)的意思:指没有文化修养、粗鲁无礼的人。
金笳(jīn jiā)的意思:指战争中用来传递军令的号角,比喻传递重要信息或呼唤众人行动的信号。
掩涕(yǎn tì)的意思:用手掩住眼泪,表示悲伤或痛苦。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重围(chóng wéi)的意思:指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
- 注释
- 城南:城市南部。
虏:敌人,指入侵者。
合:聚集,汇合。
几重:多层,形容包围严密。
金笳:金色的胡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这里象征军队中的号令。
引:引导,此处意为激励。
出塞衣:出征时穿的战衣,塞指边塞,代指战场。
临关:靠近关隘,关指边关、要塞。
月苦:月色显得凄凉,比喻心情悲苦。
海风微:海风轻拂,也暗示心境的微妙变化。
三奏:奏乐三次,表示仪式或表达情感的隆重与深切。
高楼:高大的楼阁,也可能喻指指挥作战的地方。
晓: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胡人: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这里指敌方。
掩涕:擦眼泪,表示悲伤。
- 翻译
- 城南的敌军已经聚集,一夜之间重重包围。
自带的金笳吹响,能够激励战士们穿上出征的战衣。
在关隘处聆听月色下的笛声多么悲苦,清冷的曲调随海风轻轻飘散。
高楼上连续三次奏响乐曲直到拂晓,胡人听了也不禁掩面哭泣,撤兵而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之战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月夜、金笳声响和胡人的掩涕(即擦拭眼泪)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悲壮。城南虏已合,表明敌军已经集结,战事迫在眉睫。一夜几重围,则暗示了战争的急迫和激烈。
金笳引军,是对边塞兵士出征的描写,能沾出塞衣则是指军人即将跨过国界。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是在描绘战前夜晚的凄凉景象,那么深沉的月光和轻柔的海风,都似乎带着悲伤的情感。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则是在战争结束后,敌军撤退时所表现出的情状。胡人的掩涕,是对战败者悲哀情绪的一种写照,这里的“掩涕”可能包含了他们对于战争的无奈、失落和悲痛。
整首诗以其精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了一幅边塞战争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带来苦难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感·其二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溪上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狂歌
少年虽狂犹有限,遇酒时能傲忧患。
即今狂处不待酒,混混长歌老岩涧。
拂衣即与世俗辞,掉头不受朋友谏。
挂帆直欲截烟海,策马犹堪度云栈。
枵然痴腹肯贮愁,天遣作盎盛藜苋。
发垂不栉性所便,衣垢忘濯心已惯。
眼前故人死欲无,此生行矣风雨散。
羞为尘土伏辕驹,宁作江湖断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