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全文
- 注释
- 官蛙:指青蛙,官家池塘里的蛙。
兼晴:不论晴天还是雨天。
阁阁:形容蛙声连续不断。
聒耳:吵闹耳朵。
鼓吹:古代的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这里比喻音乐。
稚圭:可能是指某人名字,也可能是形容词,意为天真或幼稚。
岂:难道。
- 翻译
- 官蛙不论天气好坏,只管呱呱叫个不停。
它对着客人夸耀自己能听见鼓乐,这稚圭的话难道是真心话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观察官蛙的叫声,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们情感真伪的思考。
"官蛙不问雨兼晴" 这一句以官蛙的形象开篇,它既不关心雨水,也不在乎晴朗,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情怀。这里的“官蛙”或许是对世间喧嚣的人们的一种比喻,他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发出声音,却未必真正体会到内心的真实感受。
"阁阁无端聒耳鸣" 这句话则描绘了蛙声连连,打扰耳畔的情景。这里的“阁阁”形容蛙声的连续不断,给人一种生动和强烈的感觉,而“聒耳”则表现出这种声音对人的干扰。
"对客自誇闻鼓吹" 这一句转换了语境,诗人似乎在与来访的宾客夸耀自己对于鼓吹之声的洞察。这里的“鼓吹”或许是指生活中的种种声音和事件,而“自誇”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夸张行为的轻视态度。
"稚圭此语岂真情"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发出的疑问,质疑这种夸耀之言是否出于真心。这里的“稚圭”形容说话人的幼稚,而“岂真情”则是对其真诚度的怀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官蛙和鼓吹的声音,探讨了人们在生活中表面的夸张与内心真实感受之间的差距。诗人似乎在告诫我们要警惕那些华而不实的言行,而寻找内心真正的情感和声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