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全文
- 注释
- 歌舞声消:昔日的繁华景象。
迹已陈:已经消失不见。
危台:高耸的台子。
今日:现在。
压城闉:逼近城墙。
麋游:麋鹿自由游荡。
莫恨:不必遗憾。
终亡国: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谁把:是谁。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常用来装人或物以示侮辱。
载谏臣:承载着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
- 翻译
- 昔日的歌舞升平已成过往,今日的高台却像城墙般逼近。
麋鹿游荡不必遗憾国家灭亡,是谁用鸱夷之舟载着直言进谏的大臣离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意境。开篇“歌舞声消迹已陈”,通过对过往繁华景象的回顾,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盛宴已散的感慨。“危台今日压城闉”则是用具体的建筑物—姑苏台来强调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压迫。接下来的“麋游莫恨终亡国”,诗人通过对古代君王狩猎活动的提及,表达了对逝去时代无限哀伤的情怀。而最后“谁把鸱夷载谏臣”则是借用古代贤臣直言进谏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于当今缺乏忠良之士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沉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越客归
霜薄东南地,江枫落未齐。
众山离楚上,孤棹宿吴西。
渚客留僧语,笼猿失子啼。
到家冬即是,荷尽若耶溪。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悽然继和兼寄安平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
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
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金貂晓出凤池头,玉节前临南雍州。
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