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夕 闻 雨 坐 至 晓 寄 熊 南 沙 明 /杨 慎 半 夜 风 声 似 水 声 ,五 更 春 雨 遍 春 城 。被 提 芳 草 茸 茸 暗 ,镜 渚 夭 花 灼 灼 明 。墙 过 村 醪 仍 冻 蚁 ,窗 临 海 树 已 暄 莺 。天 涯 节 物 催 华 发 ,同 是 怀 乡 去 国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村醪(cūn láo)的意思:形容酿酒技术简陋,酒质劣等。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国情(guó qíng)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殊情况和特点。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怀乡(huái xiāng)的意思:怀念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茸茸(róng róng)的意思:茸茸,形容柔软、细腻或茂盛的样子。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春夕闻雨坐至晓寄熊南沙》描绘了一幅春夜雨声与黎明景色交融的画面。首句“半夜风声似水声”,以深夜的风声比喻为流水声,营造出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次句“五更春雨遍春城”,点明了时间是黎明前的五更时分,春雨绵绵,洒满了整个城市。
“被提芳草茸茸暗”写的是雨后的草地,芳草在晨光中显得更加鲜嫩,暗含生机盎然。“镜渚夭花灼灼明”则转而描绘了雨后水面如镜,岸边花朵经过雨水滋润,鲜艳夺目。
“墙过村醪仍冻蚁”一句,通过描述墙边酒馆的酒因寒气未消而结冰,暗示了春寒料峭。“窗临海树已暄莺”则对比地写出窗外海边的树木已经春意融融,黄莺鸣叫,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尾联“天涯节物催华发,同是怀乡去国情”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时光催人老,无论身处何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深情都未曾改变。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