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端郡守黄伯望》
《赠端郡守黄伯望》全文
明 / 张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每逢总督开口端阳

秋肃千山静,春回万卉芳。

才华今治郡,风采昔为郎。

舆论谁能废,终当佐庙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华(cái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非常出众,具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风采(fēng cǎi)的意思:指人的风度和气质,形容人的仪态优雅,神采奕奕。

话端(huà duān)的意思:指言辞尖锐、毒辣,能够刺痛人心,引起争议。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口话(kǒu huà)的意思:口头上的话语,指说话的语言或方言。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庙廊(miào láng)的意思:指庙宇中的走廊,比喻言辞或文章的修辞华丽而空洞,缺乏实质内容。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舆论(yú lùn)的意思:指公众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意见、评论和传播。

总督(zǒng dū)的意思:总督是指受皇帝或上级政府委派,负责管理一定地域的高级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对端郡守黄伯望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每逢潘总督,开口话端阳”开篇,巧妙地将黄伯望与历史上的贤能官员相提并论,暗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接着,“秋肃千山静,春回万卉芳”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描绘出黄伯望在任期间带来的政治清明与社会繁荣,形象生动。

“才华今治郡,风采昔为郎”则直接赞扬了黄伯望的才华横溢和过往的辉煌成就,将其从地方官到朝廷重臣的转变描绘得淋漓尽致。最后,“舆论谁能废,终当佐庙廊”表达了对黄伯望未来影响力的期待,认为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将为国家的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朝廷的重要支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伯望个人品质、政绩以及未来潜力的赞美,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认可和寄予厚望,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张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冬夜听雨戏作

遶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0)

泛小舟姑熟溪口

姑溪绿可染,小艇追晚凉。
棹进破树影,波浪摇星芒。
荻深渔火明,风远水草香。
尚想锦袍公,醉眼隘八荒。
坡陀青山冢,断碣卧道旁,怅望不可逢。
乘云游帝乡,

(0)

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

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
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
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媿里闾情。
追思二纪暌离事,喜极翻成涕泗横。

(0)

居三山时方四十余今三十六年久已谢事而连岁

自问湖边舍,衰残俛仰中。
谋身悲日拙,造物假年丰。
税足催科静,禾登债负空。
社醅邀里巷,膰肉饫儿童。
衣及霜晨赎,炉先雪夜红。
陂塘趋版筑,垣屋讫宫功。
盗息时雍象,人淳太古风。
退夫无一事,鼓缶伴邻翁。

(0)

立春後作

春不遗穷僻,天如念寂寥。
鸟鸣知节换,池溜觉冰消。
冷饼供新荠,轻裘换故貂。
丰年无疾苦,邻曲递相招。

(0)

林亭书事

期会文书日日忙,偷闲聊得卧方床。
花藏密叶多时在,风度疏帘特地凉。
野艇空怀菱蔓滑,冰盆谁弄藕丝长?
角声唤觉东归梦,十里平湖一草堂。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