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飞归(fēi gu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离开原来的地方,返回或回归原处。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频频(pín pí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巫峡(wū xiá)的意思:指险峻的峡谷或山路。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香溪(xiāng xī)的意思:形容气味芳香、清新。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 鉴赏
这首《踏莎行·子规》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子规鸟的哀鸣与情感的交织。
首句“花岛沉红,香溪绿染”以色彩鲜明的意象开篇,花岛上的花朵如同沉入红色的海洋,香溪则被绿色的植被覆盖,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接着,“无端啼破斜阳岸”一句,子规鸟的啼声打破了宁静的黄昏,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哀婉的情绪之中。
“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两句,借用了《楚辞·招魂》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王孙指的是远方的亲人,春草遍天涯象征着思念的广阔无垠,而“凭君一语频频唤”则是对远方亲人的一份深情呼唤,充满了对团聚的渴望。
接下来,“五月江深,三更月半”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五月的江水深邃,三更时分的月亮半隐半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相思一夜惊千遍”则直接抒发了主人公一夜之间因相思之情而产生的千百次惊醒,形象地表现了相思之苦。
最后,“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两句,劝慰子规鸟即使在异乡也要保持乐观,因为飞回熟悉的家园并不遥远。这里暗含了对漂泊在外的人们的关怀与鼓励,表达了对回归家乡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子规鸟的啼鸣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读书斋诗
春事时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
偃仰倦芳褥,频步忧新阴。
谋春不及竟,夏物遽见侵。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