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有口似趸,则生尾如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毵毵(sān sān)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少。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徒生(tú shēng)的意思:徒劳地生活或努力,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晚春(wǎn chūn)的意思:指春季即将结束,接近夏季的时候。
无庸(wú yōng)的意思:没有必要;没有需要
有口(yǒu kǒu)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也指有名声或有人帮助。
- 翻译
- 傍晚时分,春树上落满了各种小虫。
若非嘴大如桶,便是尾尖如蜂刺。
若非这两种情况,它们生存也毫无意义。
清冷的树荫不宜久留,随着季节变换,最终还是会被秋风吹走。
- 注释
- 毵毵:形容细长而下垂的样子。
晚春:春天的后期。
聚:聚集。
口似趸:嘴大如桶。
尾如蜂:尾尖如蜂刺。
二者然:两种情况。
徒生:徒然存在。
清阴:清凉的树荫。
岁晚:年底。
秋风:秋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景象,其中树木蓬勃,虫鸣阵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存在的一种思考。
"毵毵晚春树,上下聚百虫"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末时节的生机勃勃,树木繁茂,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在其上下穿梭。这既是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种展示,也隐含着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赞美。
"不有口似趸,则生尾如蜂"这两句则表现出一种对比和象征。口若趸虫,尾如蜂,这里可能暗示了不同生物的特点,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生命形态多样性的一种赞叹。
"设不二者然,亦徒生无庸"这两句则深化了上述主题,表达了一种哲理,即即便是生命形态各异,但如果没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目的。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自然界中每一生灵都有其独特作用的认识。
"清阴不可居,岁晚还秋风"这两句则转向了季节的变换,从春到夏的过渡,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变化。诗人感慨于清凉的阴影难以久留,最终只能随着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归于秋风。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轮回,也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春景象的细腻刻画和生动描写,传递出诗人对于生命多样性、存在价值以及时间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