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郡安知寄此州,攀辕合借我公留。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使 君 赵 寺 丞 泰 先 生 宋 /蒲 寿 宬 别 郡 安 知 寄 此 州 ,攀 辕 合 借 我 公 留 。求 仁 而 得 又 何 怨 ,蔽 美 岂 其 为 好 修 。花 迳 怕 风 宜 落 絮 ,秧 田 足 雨 恐 妨 牟 。春 归 谁 识 春 心 苦 ,才 说 思 春 欲 白 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蔽美(bì měi)的意思:掩盖美丽、遮掩美好。形容掩盖真相或者美好事物。
才说(cái shuō)的意思:指刚说出一部分,就被人打断或插话。
春心(chūn xīn)的意思:指人在春天时由于受到春天的影响而心情愉快,充满了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好修(hǎo xiū)的意思:指一个人修养很好,品德高尚。
花径(huā jìng)的意思:指花园中的小径,也用来比喻短暂的快乐或美好时光。
攀辕(pān yuán)的意思:攀爬山崖边缘。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思春(sī chū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情感的憧憬和向往。
秧田(yāng tián)的意思:指田地里长出的秧苗,比喻事物初生或初现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的《送使君赵寺丞泰先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赵寺丞泰先生离任的挽留之情,以及对他在任期间推行仁政、尽力为民的赞赏。诗人以“别郡”起笔,感叹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希望他能因公留任。接着,诗人认为赵先生积极追求仁德,即使有所牺牲,也无怨言,他的美德不应被掩盖,而是应当得到发扬。
诗人还通过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如“花径怕风宜落絮”,暗示赵先生的离去可能会带来改变,希望春风吹拂下的花絮纷飞不会妨碍他的工作。同时,“秧田足雨恐妨牟”则表达了对雨水过多可能影响稻谷生长的担忧,暗喻赵先生的政绩不能因个人离开而受影响。
最后,诗人感慨春去春回,却无人理解他内心的苦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对赵寺丞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政绩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