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土(chì tǔ)的意思:指没有经过耕种、施肥等处理的土壤。也用来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漫题(màn tí)的意思:指因为话题广泛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进行无目的性的谈话或讨论。
墓木(mù mù)的意思:指已经死去的人或事物,也比喻完全灭亡或消亡。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听子(tīng zǐ)的意思:指听取别人的劝告、忠告或意见。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鉴赏
这首诗《游虞山八咏(其三)齐女墓》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方仁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儿女千秋恨”,开篇即点出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引发读者对齐女命运的同情与思考。接下来,“诗人莫漫题”一句,既是对后人写作的提醒,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流露,暗示了齐女的故事虽广为人知,但其中的悲凉与复杂并非轻易能以文字表达。
“至今封赤土,犹说望青齐。”这两句承上启下,将齐女墓的历史痕迹与人们对她的怀念之情巧妙结合,赤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而“望青齐”则表达了齐女对故国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跨越千年,依然在人们心中回响。
“日落江涛远,云归墓木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江水波涛与天空云彩相互映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江涛远,云木低,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喻了齐女墓地的孤寂与遥远,仿佛连自然界的元素都在为这位古代女子的哀伤故事增添一抹哀愁。
最后,“我来春已晚,怕听子规啼。”诗人自述来访时正值春末,担心听到子规鸟的啼鸣,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反应,更是对齐女故事中蕴含的哀怨与离愁的敏感共鸣。子规鸟的啼声,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哀伤与离别,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将个人的情感与齐女的故事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游虞山八咏(其三)齐女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瓦瓢赞
异哉此瓢,脩吭矬身。弗生爪蔓,生陶家轮。
我疑其中,藏十洲春。昔有列仙,杂于市人。
屋檐悬之,自旦及申。辄入其中,偃仰而卧。
而楼居者,见之胆破。遂从之游,推挤莫可。
挽而同登,相向而坐。如四老人,会商山果。
唯简素公,道貌天容。岂其人欤,出处略同。
道山岿然,弱水之东。何时来归,泠然御风。
而以此瓢,挂之瘦筇。我作妙语,天葩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