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里(běi lǐ)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迁往别处。
春信(chūn xìn)的意思:春天的消息,指春天来临的预兆。
翠蛾(cuì é)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娇媚。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断碎(duàn suì)的意思:指物体被打破或被摔碎成碎片的状态。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绩火(jì huǒ)的意思:指功绩辉煌、声名显赫,如烈火般燃烧不灭。
缣衣(jiān yī)的意思:指纺织的细布,引申为质地薄、贫乏的衣物。也用来形容穷困潦倒的生活。
解道(jiě dào)的意思:解开谜题或问题的关键,揭示真相或道理。
谩约(màn yuē)的意思:指不守信用,违背承诺的行为。
屏风(píng fēng)的意思:比喻挡住或隔绝外界事物的东西。
乞巧(qǐ qiǎo)的意思:指女子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巧手,以增加自己的巧艺。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素腕(sù wàn)的意思:指某人的手腕白嫩,没有经过锻炼,缺乏力量和技巧。
无盐(wú yán)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辞平淡无味,缺乏热情和激情。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斜倚(xié yǐ)的意思:指倚靠、依赖或倚靠不稳定。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乞巧楼(qǐ qiǎo lóu)的意思:指女子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妙的手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女的内心世界与生活境遇,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场景描写。
首句“少小曾登乞巧楼”,点明了这位女子年幼时曾有过一段欢乐的时光,或许是在乞巧节时登楼观景,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缣衣断碎怕逢秋”一句,转折突兀,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美好逐渐消逝,贫困的生活让她的衣物破旧不堪,每逢秋凉便更加感到寒意。
接下来,“翠蛾谩约山相似,素腕谁知玉可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女子的眉眼和手腕来象征其美丽与纯洁,但“谩约山相似”中的“谩”字,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仿佛美好的事物只能在记忆中寻找,现实却已大相径庭。“谁知玉可犹”,则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困惑,即使外表依旧保持清丽,但内在的尊严与自信是否还能保持?
“北里归期春信近,东家绩火夜光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贫女的生活状态。她可能在北里(古代指妓院)工作,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有所改变。而“东家绩火夜光收”则暗示了她夜晚劳作的情景,绩火(织布时使用的灯火)的光芒在夜深人静时逐渐消失,象征着一天的辛劳即将结束,但明天的劳作又将开始。
最后,“邻姬解道无盐事,斜倚屏风自障羞”两句,通过对比邻家女子的故事,反映了贫女内心的复杂情感。无盐是历史上著名的丑女,却因品德高尚而受到尊敬。这或许让贫女感到一丝安慰,即使自己身处困境,只要保持良好的品德,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她斜倚屏风,遮掩羞愧,既表现了对现状的无奈,也体现了她试图维护尊严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女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面对贫困与不公时的坚韧与自我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南李秀才过敝庐因言及诗法赋此长歌用答来意
草堂细雨茶烟迟,远来客子爱吟诗。
一朝变化悟是主,悟到无形偏有为。
天设织机夺众巧,扶桑茧缫五色丝。
金茎甘露浮清气,半空吸彻了仙味。
但爽词人藜藿肠,汉家仙基竟入魏。
太白少陵两诗豪,探奇不尽登临费。
暗谷顿使魑魅藏,阴崖宁无神明卫。
苦心须求格调工,寄兴莫与凡流同。
峨眉峰头弄片月,羊肠路口追长风。
平顺却难险巇易,含毫垂首沈思中。
圣代无媒自萧散,杖挂百钱步可缓。
出门游眺欲忘归,天际好山青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