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蔽天,雪欺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蔽天(bì t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庞大,遮蔽了天空,形容事物的威势极大,势不可挡。
短袖(duǎn x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短暂、不经心或不负责任。
飞花(fēi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在风中飘舞,也比喻文字、武艺等技能的高超。
附火(fù huǒ)的意思:指人附和别人的错误或恶劣行为,以图获得好处或逃避责任。
归附(guī fù)的意思:指归顺、投降、归附。
火牛(huǒ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其狂热、激烈、猛烈,不可阻挡。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扑面(pū miàn)的意思:形容气味、声音、景象等直接冲击到人的面前。
山径(shān jìng)的意思:山径指的是山间的小道,引申为偏僻、幽静的地方。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拥鼻(yōng bí)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争斗不休,形容争斗激烈,不分胜负。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翻译
- 乌云遮蔽了天空,大雪压弯了树枝。
山路小径被积雪阻断,飞舞的雪花迎面扑来,北风吹得呼啸。
孩子把牵牛的绳索藏在衣袖里,捂着鼻子快速穿过,缩着脖子抵御寒冷。
尽管茅草屋近在咫尺,我们还得忍受严寒,等孩子回家后,牛要拴在栏里取暖。
- 注释
- 蔽:遮蔽。
欺:压迫,使受苦。
蹊:小路。
朔风:北方的寒风。
索:绳索。
缩其脰:缩着脖子。
茅芦:简陋的茅草屋。
附火:靠近火源。
系栏:拴在栏杆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农村的生动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寒冷而又温馨的画面。
“云蔽天,雪欺树。”两句开篇即营造出一个被积雪覆盖的冬日景象,天空阴沉,云朵遮蔽着太阳,而树木则被厚厚的雪花掩埋,使人感到一片肃杀之气。
“山径之蹊断来去,飞花扑面朔风吼。”诗人的笔触随即转向山路,这里的“蹊”字生动地描绘出脚步在积雪中留下的痕迹,而“飞花”则是飘落的雪花,它们被寒风吹打着,扑向脸庞,使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儿把牛索藏短袖,拥鼻冲过缩其脰。”这里出现了一个孩子的形象,他正忙于寻找并隐藏牛,只露出一截短袖。同时,他用手捂着鼻子,快速地穿行在风雪中,以躲避寒冷。而“缩其脰”则传达出他为了抵御严寒而蜷缩身体的动作。
“茅芦咫尺且忍寒,儿归附火牛系栏。”诗人继续描写孩子与自然抗争的情景。“茅芦咫尺”指的是用茅草和芦苇做成的粗糙座椅,而孩子正坐在这类简陋的物件上。尽管如此,他仍在忍受着寒冷。紧接着,“儿归附火牛系栏”则表明孩子最终返回到温暖的火堆旁,与被绑在栏杆上的牛共享一方安稳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艰辛与温馨,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生命力量和自然界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