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郎中母挽诗》
《吴郎中母挽诗》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独乘鹤驾去安之,俪美高堂一时

总角图诗多自授,荐筵蘋藻尚人知。

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

惟有沾襟身贵后,大夫无日不亲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亲(bù qīn)的意思:不亲指不亲近、不亲密。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鹤驾(hè jià)的意思:指高飞在前,引导船舰行进。比喻领导者或前辈引领后辈或群众前进。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母德(mǔ dé)的意思:指母亲的德行和品质。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天书(tiān shū)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难以解读的文字或符号。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沾襟(zhān jīn)的意思:指关系密切,受到影响或连累。

总角(zǒng jiǎo)的意思:总角是指鸟类头顶上的冠羽,比喻人的头角,即才能、能力、声望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挽诗《吴郎中母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独乘鹤驾去安之”,以仙鹤的形象寄托对亡母升天的想象,暗示其高尚纯洁的灵魂已远离尘世。次句“俪美高堂彼一时”回忆母亲生前的贤德,与高贵的家族相得益彰。

“总角图诗多自授”描绘了母亲年轻时就教导孩子诗书,体现了她的教育智慧和慈爱。接着,“荐筵蘋藻尚人知”用古代祭祀时献上的水草(蘋藻)象征母亲的美德如同佳肴,长久被人铭记。

“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两句,将母亲的德行比作照亮河山的天书,以及流传千年的乡井风俗,强调其深远影响。最后,“惟有沾襟身贵后,大夫无日不亲思”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即使身居高位,也时刻感念母亲的教诲,无一日不在心中追忆和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母亲的深情悼念,也是对她一生品德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

白发迎新岁,播然国老更。
感时能细说,对酒任徐行。
画轴高分品,诗词妙入评。
疏狂先醉倒,应许恃乡情。
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
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
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
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

(0)

答见和

花柳萧条行已老,圣贤希阔未尝中。
眼看芍药纷纷尽,赖有樱桃颗颗同。
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
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0)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定林院

定林两山间,崖木生欲合。
茅屋倚岩隈,重重阴清樾。
晨斋取旁寺,生事信幽绝。
吾人定何为,常欲依暖热。

(0)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従。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西归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従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0)

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
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
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
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
”君既至,未暇及此。
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
”君乃具道其事。
余感之,作二绝。
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
〈子瞻新筑东坡雪堂。
〉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0)

和王巩见寄三首

南迁春及秋,江湖未云半。
逮此归路长,始悟行日远。
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
行行逢故人,笑语杂悲泫。
江秋北风多,归帆未应驶。
天寒雁南向,家书空满纸。
契阔幸平安,婚嫁须缨珥。
交游何为者,空复念君至。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