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泛水(fàn shuǐ)的意思:指水面广阔,没有边界。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捐躯(juān qū)的意思:为了正义、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恰如(qià rú)的意思:恰好像,正好如同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疏语(shū yǔ)的意思:疏远的言语;冷淡的交谈。
吐舌(tǔ shé)的意思:伸出舌头,表示惊讶、恐惧或不满。
西蜀(xī sh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四川地区,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与四川地区有关。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杨廉所作的《闻邹汝愚言事》充满了对邹汝愚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描述听到邹汝愚上书朝廷的消息时的震惊与感慨,展现了对邹汝愚为国捐躯精神的敬佩。
首句“燕台消息近全无”,暗示了在某种政治或社会背景下,关于邹汝愚的消息长时间以来都未曾传来,营造了一种紧张和期待的氛围。接着,“忽见封章出汝愚”一句,用“忽见”二字强调了消息突然到来的惊喜与震撼,封章代表着邹汝愚向朝廷进谏的正式文件,这一行为体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
“此日读来惊吐舌”,生动地描绘了听到邹汝愚上书内容时的震惊反应,仿佛连舌头都被惊得吐了出来,形象地表达了对邹汝愚所言之事的强烈震撼。这不仅是对邹汝愚言辞的直接反应,也是对其勇气和决心的深刻赞赏。
“当时投进分捐躯”则进一步揭示了邹汝愚的牺牲精神,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付出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
接下来的两句“洛阳自古称年少,西蜀于今有丈夫”,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洛阳少年英雄与当代西蜀的邹汝愚,强调了邹汝愚作为当代英雄的卓越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邹汝愚能够像古代英雄一样为国效力的自豪之情。
最后,“愧我恰如君疏语,江湖泛泛水中凫”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不能像邹汝愚那样为国献身,但内心深处却对他的行为充满敬意和向往。这句话以江湖中的水鸟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对邹汝愚崇高精神的追慕。
整首诗通过对邹汝愚言行的描述,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未能亲身参与其中的遗憾与自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代寿贾秋壑
蓬莱风月神仙,却来平地为霖雨。
乾坤清了,如今多是,退行一步。
寸寸归心,轻轩娱侍,竹溪花圃。
奈君王眷眷,苍生恋恋,那肯放、钱塘渡。
天也知公此意,问升平、要抽身去。
把些夏潦,和些秋哨,轻轻缀住。
一转移来,元勋力量,他谁堪付。
待汾阳、了却中书,别又商量出处。
游慈云似龄叟
我来景照堂,主人一笑领。
蔬笋充我饥,芎朮疗我病。
坐久不知晚,留以夜榻并。
世事方东流,人情入西暝。
兹逢岂假合,如形有随影。
不言自相知,无味足隽永。
潜远意悠悠,披仰心炯炯。
顾我为何人,古今两照映。
馀言不可写,手拍阑干猛。
云飞风满山,万动归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