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其五十九》
《颂古·其五十九》全文
宋 / 释道颜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睦州只受锥头利,这僧不见头方

直铙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寻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供养(gōng yǎng)的意思:供养指提供生活、食物、财物等物质上的供给,养育和抚养。

头方(tóu fāng)的意思:指头脑聪明、机智敏捷。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这般(zhè bān)的意思:

◎ 这般 zhèbān
(1) [such]∶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like this]∶像这个样子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对修行与悟道的深刻理解。

首句“睦州只受锥头利”,以“睦州”象征佛法的传承者,而“锥头利”则比喻其在佛法修习上的锐利与专注。这里暗示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有如锥子般尖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

次句“这僧不见凿头方”,这里的“这僧”指的是那些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真谛的修行者,他们或许在形式上努力修行,却忽视了内在精神层面的开悟。而“凿头方”则象征着修行的正确方向或方法,即深入内心,寻求自我觉醒的过程。此句强调了修行不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觉醒与提升。

后两句“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也寻常”,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最终目标。无论是经过多少次的轮回转世(“百千藏”),还是拥有再多的物质供养,如果未能达到内心的觉醒与解脱,这些都只是表面的、寻常的。真正的修行在于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增长,而非外在的物质积累或形式化的仪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禅宗中关于修行本质的思考: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智慧的提升。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追求,深入内心,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真谛。

作者介绍

释道颜
朝代:宋

释道颜(一○九四~一一六四),号卐庵,俗姓鲜于,潼川府飞乌(今四川射洪西南)人。少依净安谏律师试经得度。南游遍扣耆宿,及悟还蜀。后依大慧宗杲禅师,分座径山。迁住无为,荐福及报恩,晚居东林。孝宗隆兴二年圆寂,年七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道颜诗,以《古尊宿语录》所收《东林和尚颂古》编为第一卷,《嘉泰普灯录》等书所收,合编为第二卷。
猜你喜欢

陪刘学录岩壑之游次韵·其二

山路嵚?戒足趋,万竿绕径自萧疏。

世间何事真堪羡,月壑云岩卧读书。

(0)

延平郡学有小阁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叶教韵·其二

山水胡为仁智好,正缘真味少人知。

曲肱饮水忘言处,更著胸中此段奇。

(0)

与赵录参游东湖·其二

四山围绕池居内,百雉周遭人莫过。

此是延平新胜概,月明拟办一渔蓑。

(0)

谒金门·其五

春草碧。忆著去年寒食。

白纻红裙香□□,折花闹调客。好在江南江北。

燕子不传消息。醉眼腾腾羞面赤。断肠侬记得。

(0)

浣溪沙·其四

短烛荧荧照碧窗。重重帘幕护梨霜。

幽欢不怕夜偏长。

罗袜钿钗红粉醉,曲屏深幔绿橙香。

征鸿离远断人肠。

(0)

夜宿增江松鹤庵

木落风高夜欲冰,襆衾来此爱幽清。

壁灯未灭见花影,山雨忽来闻竹声。

谩忆同游期后会,因思往事悟前生。

自怜粗带山林骨,坐待寒钟吼五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