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潇湘图》
《题潇湘图》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篷窗镫火维舟,天水涵虚静不流。

欲吊湘君何处是,几竿斑竹一湖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斑竹(bān zhú)的意思:指有斑纹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有所不同。

镫火(dèng huǒ)的意思:指骑马时,马腹被烧热而发急跳跃的情况。比喻人遭到刺激后,情绪激动不安。

涵虚(hán xū)的意思:指内心深沉、宽广,不为外在事物所动摇。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篷窗(péng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篷子,比喻人的心机和阴险狡诈的本性。

维舟(wéi zhōu)的意思:修理船只

湘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女子美丽动人,温柔贤良。

虚静(xū jìng)的意思:形容环境空旷而安静,没有人声和杂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泊舟于潇湘江边的画面,以静谧的环境和深沉的情感为基调。首句“篷窗镫火夜维舟”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篷窗暗示着船舱,而“镫火”则勾勒出夜晚微弱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幽暗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天水涵虚静不流”一句,将视线从船内转向了广阔的江面,天与水相接,一片空灵,静止不动,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深远。

“欲吊湘君何处是”则引出了情感层面的思考。湘君,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此处借指湘江的美丽与神秘。诗人想要凭吊湘君,却不知其所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追寻而不得的感慨。最后,“几竿斑竹一湖秋”以斑竹(又称湘妃竹)的形象收尾,斑竹上斑驳的纹理仿佛是秋天的痕迹,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思念。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五

九月授衣,无衣可受。衲僧门下,别有要妙。

新糊纸被烘来暖,一觉和衣到五更。

闻得上方钟鼓动,又添一日在浮生。

(0)

小师惠林师孙法济请赞

齿豁头童,眼昏耳聋。

不忘所嗜乾屎橛,未忍轻抛栗棘蓬。

以此踞丛林,以此济贫穷。

只缘真实不脱空,故得孝子慈孙写真而绘容。

(0)

接待

茶饭家常没可陪,临机元不在安排。

门前有客来相访,试问朝从何处来。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

春风浩荡,古佛榜样。春水潺湲,急著眼看。

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著个无面目汉。

却道众口难调,须是临机妙转。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

太虚挂剑全生杀,星驰电卷烟云豁。

可中谁是出头人,长啸一声天地阔。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

千年田,八百主,郎当屋舍没人修,不风流处也风流。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